开发商大举买地,消费者排队买房,炒房团伺机而动……媒体对于房地产业的描述又重新回到2007年的高潮时期。据成都本土媒体相关报道,以及相关成交量的数据显示,高端需求开始重新启动,投资者重新进入了市场。2009年的今天,尽管货币政策前所未有的宽松,但实体经济并没有真正好转起来。通货膨胀真的要来了吗?现阶段买房真的是投资最佳选择吗?自住需求在当前客观经济形势以及市场特征下该不该买房,该如何买房?
本周楼市研究院推出贴近购房者、具有实惠借鉴性的《“通胀”预期下的买房策略》,拨开表面纷繁的现象和线索,从购房者角度出发,力求为其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因为,购房者从来都是这个房地产市场中最应该受到关注和重视的一环,《楼市研究院》当然会也从这个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入手,给予这个行业理性、健康、积极的建议。同时,也希望开发商能够针对形势作出积极应对,和购房者形成有机互动。
买房自住和买房投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一个是效用最大化,一个是利益最大化。这两种购房需求硬挨区别来看,在具体买房过程中所考虑的因素也应该区别对待。但有一些关键因素是共通的必须考虑的,因此,本期《楼市研究院》推出包含投资和自住购房需求的关键问题厘清。
买房能不能消解“通胀”?
不可否认,美国的经济危机是因为美国是个过度透支的国家,美国人不存钱,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消费观念更新的故事曾经影响了很多人。当然,中国是世界上最有储蓄习惯的国家,由于相关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中国老百姓几乎都有存钱养老的习惯。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老百姓很有钱。
受全面“通胀”预期的影响,人们纷纷投资不动产,通过购房抵御“通胀”,避险。但至少目前通胀还只是个预期,并没有客观形成。但这也并不表示未来就不会出现“通胀”,在目前全球流动性泛滥的情况下,价格的上涨的顺序将是股价涨、楼价涨之后是物价涨。CPI结构分析物价已经在出现了恢复性上涨,可以推断房价已经上涨到了高位。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小广指出,房地产业暴利时代是否结束还很难说,但最繁荣的时期应该已经过去。他判断,房地产未来的成长性会降低,不会再像原来房价五、六年翻四倍、五倍了。有人判断说中国房地产调整结束了,马上要进入新的高增长期。这种可能性不大,太乐观也不太真实,房地产调整远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