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江苏镇 江张女士来到某家具城,想给宝宝挑一个健康环保婴儿床。家具城的销售员得知张女士的来意后,纷纷拿出各类证书以证明自家的产品质优环保。挑花了眼的张女士最终相中了一款婴儿床,虽说价格不菲,但看到有“中国国际绿色环保管理中心”为其颁发的《中国优秀绿色环保产品》证书,她一下子觉得心里踏实很多,毫不犹豫的买下来。可意想不到的是,宝宝“享受”这张新床不几天,便表现出异常烦躁、剧烈咳嗽的症状。后将其送检测,结果这张有着诸多证书保证的“名牌”婴儿床竟然甲醛超标。
多年从事家具行业咨询研究的我,对目前家具行业存在奖项泛滥的现状深感忧虑。我在网上粗略地统计一下,目前家具行业中,有包括“中国中轻产品质量保障中心”、“中国国际绿色环保管理中心”、“中国室内装饰协会绿色家居环境技术工作站”、“中国技术监督情报协会环保专业委员会”、“中国商品协会”等在内的相关认证机构多达十余家,认证机构五花八门,还不包括一些地方的颁奖组织,颁发的奖项更是数不胜数。
《新快报》报道,中国国际绿色环保管理中心是一家根本没有任何认证资格的机构,每年向全国近万家企业认证并颁发诸如“名优产品、绿色环保产品、消费者满意产品、消费者信得过产品、质量服务信誉3A”的证书和匾额,借此从每个被认证企业牟取少则数千元、多则数万元不等的“认证费”、“会员费”。
企业和认证机构一丘之貉。他们戏谑、愚弄着消费者的知情权,视消费者为手中的布偶任由摆布。
不知道有多少消费者是看到企业荣誉室那一墙所谓的“名牌证书”而不假思索的掏出钱包?又有多少企业靠“伪名牌”发家获得不义之财而在暗处啧啧窃喜?
名牌不是敛财的工具,更不是欺诈消费者的噱头。名牌,意味着责任。名牌应当是市场的领军人物,是市场的一个标杆、一面旗帜,它让更多的企业和产品按照名牌的标准来规范自己,从而促使全社会产品质量的整体提高。它承载了规范产品标准、提升行业素质、引领品牌文化等等期望,肩负着为其他品牌提供各方面的指引和范本的重任。
成为名牌企业,必须借名牌之“名”打造好企业之“实”,将名牌的“实”和“名”紧密联系,让名牌名副其实,名至实归。名牌企业要积极承担社会所赋予的责任,努力成为行业自律的楷模,自觉开发质优价廉的产品,在指引行业和企业进步,提高市场运行质量,增强民族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做出旗帜表率作用。
作为消费者,在选购家具商品时要保持理性认识,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能在纷纷扰扰、鱼目混杂的市场中,剥去那些伪劣商品“环保”、“优质”的光环外衣。
消费者在选购家具时,首先,注意力要放在家具本身,是否货真价实,而不是看它是否是名牌。许多消费者对名牌产品趋之若鹜,而忽视了产品本身的使用属性。其次,名牌并不等于高价格,不要盲目追寻高价格的“名牌产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市场即时表现,波动性较大,受供求关系影响较大。名牌更应是高价值、高效用的代言词。再次,对家具企业所获得奖项及荣誉,可以通过登陆中国商标网等权威机构网站验明正身,以防上当。
最后,我奉劝那些捂着所谓“名牌”外衣的企业,早日脱掉身上的“金缕玉衣”,还原本来面目,接受消费者最挑剔的选择和监督。我们的企业要把精力放在消费者身上,而不是颁奖者的身上。
附:家具行业公认三大权威认证榜单(排名不分先后)
一、中国驰名商标
曲美、蓝鸟、华日、红星美凯龙、宏发、华丰、天坛、喜临门、舒丽雅、掌上明珠、皇朝、美克美家、利豪、宜华、花为媒等
二、中国名牌
华鹤、曲美、双叶、华日、联邦、全友、富之岛、红苹果、健威、华丰、天坛、月星、美克美家、宜华、喜临门等
三、国家免检产品
蓝鸟、华鹤、左右、联邦、红苹果、天坛、千代、源升、兴强、光润、富之岛、全友、双虎、美克美家、联乐、富兰蒂斯、舒丽雅、蒙努、大风范、图案、花为媒、卡森、强力、梦宝、安泰、宜华、喜临门、掌上明珠、穗宝等
123.cn/cn.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