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 房产资讯 -> 购房指南

5年投资理财观念大变化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07年10月25日    更新时间:2008/11/26 15:42:00    作者:佚名
  9月23日,一名老年市民在北京理财博览会上向工作人员了解股票分析软件性能。
  

  喜爱收藏书法的赵女士或许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多数人这几年的收藏心态变了,不再急功近利、急于变现。因为生活越来越殷实了,收藏不是为了坐地起价,更多藏友把它看作是在财富升值的同时能够带来精神愉悦的特殊投资手段。”

  央行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认为“购买股票或基金”最划算的居民再次超过认为“更多储蓄”最划算的居民比例,创下占比44.3%的历史新高。从几年前的“有钱就存银行”,到如今的多种投资方式遍地开花,随着可供选择的投资渠道越来越丰富、质量越来越高,更多的居民正在以日益理性的多渠道观念主导着自家的投资理财生活。

  

  A股牛市带来多少收益

  “上投摩根的‘中国优势’基金2004年在我们行发售的时候没人买,最后只能以1万倒贴650的‘优惠价格’摊派给我们这些自家员工。”在建行工作的刘女士向记者回忆起了几年前起步阶段的“基市”:当时市场上有一种说法叫“5毛基金多起来”,很多基金都拥有上市后迅速从1块钱面值跌到5毛净值的惨烈业绩,被摊派上的同事那叫一个郁闷啊,大家都硬着头皮买!果然,“中国优势”在封闭期内也是大头朝下,1块钱的面值迅速跌到了9毛7。“当年那3个月的封闭期是大家最难熬的岁月,眼睁睁看着净值不断缩水。”于是,封闭期结束后,多数人压根没敢指望等到“解套”,赶在可以赎回的第一天,急忙都卖掉了。

  如今净值“5元”的明星基金,竟在上市之初遭遇如此尴尬。基金,这一目前居民眼中最划算的投资方式,从当年的无人认购到如今火爆得按比例配售,全要仰仗中国的A股市场几年来经历了从熊市到牛市质的转变。

  “我这些年开始把储蓄取出来买股票。2004年,我20块钱买了东方锅炉,年底除权后变成10块,随后就怎么也起不来了。家里人没一个不笑我的,说我连利息都拿不到。但我咬牙挺住了,市场已经在转向牛市,我就不信这么好的股票会永远不涨。所以我干脆横下心来,就放着。” 王女士的判断果然正确,经历了长达两年的盘整,2007年东方锅炉爆发了,如今80元的股价已跻身两市高价股前列,并且经过了几年来的数次送股,王女士账户上的“资金股份”一栏已经从当初“1”打头的6位数,变成了如今“2”打头的7位数。

  股市的赚钱神话吸引了越来越多居民加入到股民、基民的行列。10年股龄的老股民张先生告诉记者:“营业部变了,从前不管什么时候去都能用上交割机。但现在即使在营业部开门前赶去,还是占不上机器。十来个人簇拥着一台机器,等上半天才能操作。”不少老股民表示:炒了这么多年股,在2005年之前,一直是在往里面搭钱,之所以坚持只是因为有了“惯性”,但这两年真的开始赚钱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让A股牛市有了持续的健康基础。而更多的普通人也通过加入股民、基民的行列,分享着中国经济增长的收益。

  国人黄金情结日益显露

  “我工作之后就赶上姥爷、爷爷和奶奶先后过80大寿。每次我都是送金戒指,但价格真是一年一个台阶啊!”正在北京工艺美术大厦挑选金戒指给奶奶祝寿的吴先生告诉记者,2003年他给姥爷祝寿时买的戒指才90块钱1克,如今北京商场基本都卖200块钱1克了,外地很多地方据说价格更高!“前两天姥爷还开玩笑说,现在要是把戒指送到中金旗舰店去‘当掉’,能赚个翻倍呢!”

  5年前,随着上海黄金交易所的开设,黄金作为中国人历史上一直青睐的投资品种,以更加便捷的渠道逐渐走近了每一位普通投资者。

  “我投资黄金已经跨过3个年头了。”范女士的黄金投资经历颇有见证意义。前年底,她得知一种名为高赛尔的投资型金条在北京的招商银行上市了,就毫不犹豫地买了20盎司。金融学科班出身的她说:上学时就知道黄金是避险保值的工具,尽管国内当时还没完全走出通货紧缩时代,但黄金应该是个人资产配置的必要品种这一真理还是适用的。“有了这么好的渠道,当然不能放过。我还清楚的记得,当时国际金价还是400多美元1盎<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