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调控效应正在持续发酵。种种迹象显示,商业地产成为房企规避调控的“避风港”,正在迎来它跳跃式发展的黄金时期。国际物业顾问公司高力国际昨日发布的一份报告,即为此提供了量化的佐证。
以北京为例,截止四季度末,今年新增写字楼供应面积316907平方米,同比增加7.98%;空置率却同比下降7.14个百分点至10.02%,其中金融街与中关村区域空置率低于2%。全年租金也处于上升通道,下半年的增速尤为醒目。整体平均有效租金在第四季度达到每月每平米人民币192.27元,同比上涨16.70%。
与写字楼租金同比涨幅相比,其资本值的增幅更为可观,按年上涨21.88%,至每平方米人民币33,400元。高力国际认为,长期而言,商业地产的租金与资本值都处于上升通道,不过,资本值增长速度快于租金,也将压缩资本化率。
高力国际对此认为,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已经逐步消退,这对商业地产而言,无疑形成一个重大利好。
分析人士称,在房地产调控之年,商业地产被称为规避调控的避风港。众多“淘金者”积极进军商业地产,市场上可供有效买卖的供应紧俏,并持续看紧。这些向商业地产进驻的投资者涉及国有企业、大型上市公司、海外投资机构、私募基金、保险公司及住宅市场发展商等。商业地产对调控的规避性,为其在今年吸引来更多的投资者,不仅是投资数量的增加,还有投资者所处领域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