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数字没有出来,只能用7月份的数字给大家解读一下。宏观数据大家都觉得可能已经在向好,可能更多的经济学家可能看的是最后一行,和上个月的环比大部分都是负数。包括投资、物价等等,甚至于发电也是这样。这些负数实际上对中国未来经济影响很大的。大家说股市跌了,通常说,股市是对中国宏观经济未来得看法,年初的股市上涨表示对今年上半年经济看好,现在的股市下跌,对明年1月份的经济不看好。从发电来看,上半年中小企业用电量下降了48.9%,中小企业贷款7.37万亿里面只占了8.5%。
从整体来看,在官方或者说国有以及政府的投资在急速上升过程中,我们还没有看到有人去接第二棒,最近要出民营企业25条,会不会像过去36条一样,仍然没有人接棒,还是一个未知数。从整个情况来看,我认为经济肯定是在增长,但是增长的情况并不表示已经好转,从房地产行业也是这样,我们投资增长11.6%,和上个月相比只增长了1.7%,我们很难预测今年下半年再保持一个高速增长。在住宅投资里只增长了0.9%,这个投资增长比重实际上并没有增加,下半年四万亿投资里面,中央投资在减少。后续没劲。明年还有五千多亿,现在还看不到比重,我们住宅投资在整个投资中只占了13%,而这13%的比重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或者相对于城市发展需要来说还是一个很低的数字。从开发面积来看,下降的速度还是很大,环比在7月份下降了42%,新开工没有继续增长,表示未来几个月供应量在继续减少,刚才顾部长也说了,我们销售和竣工面积比例只是0.6:1,所以供应量减少和投资后劲力量不足仍然可能是下一步继续出现问题。尽管开发土地下降了13.4%,尽管我们土地部门认为开发商手里存了大量的土地,进入到商品房的土地别没有那么多。从08年以来,我们开发用地并没有增长,从这张图上来看,房地产开发是增长的,但是房地产开发增长中,包括了什么呢?包括了保障性住房,这张图就可以看出来,保障性住房用地在大幅度增加,房地产开发的用地,就是真正用于商品房的,下降了6.3%。整个商品房在用地比重中下降了4.5%,而保障性用房用地增长了36%,对土地部门来说,我们土地供应了很多,保障性住房就增长了30%多,但是他们没有注意到,房价只对商品房部分产生作用,商品房部分中只是急剧减少。所以产生口径的差别是巨大的。从销售面积来说,今年增长了30%多,8月份有人说略有下降。实际上是因为前面增速太快,如果前面的增速太快了,还能保持这样的增速的话,今年可能会超过10亿平方,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可能都是不太现实的,就像我们GDP每年保持13、15、17%的增长的话,中国经济就完蛋了,我们不可能保持一个高速增长,这个增长速度已经很快了,从7月份来看,不管任何一项还是继续增长,没有看出出现大幅下降的情况。08年大幅度下降,从今年来看,到7月份已经完成了19600亿。投资增长11.6,也就是说手里还有一个多亿的资金没有投入使用,而且7月份比6月份增加了,8月份拥有大量的IPO和融资、债券等等下一步自由资金增长会加速。都提到消费信贷政策对房地产影响是巨大的。
从价格上来说,所有的媒体都认为价格增长很快,但是我们从统计数字上还看不到。从07年相比,08年是下降的,而和08年相比,我们只增长了1%,这个幅度是非常低的,但是老百姓为什么感觉到增长很快呢,就是我们年初下降得很多,所以如果按年初下降算,这个增幅是非常快的,因为我们迅速回到了08年的水平,而下降了30、40%的房价在几个月之间就被消化掉了,从6月份看,我们房价增长的大头是在经济适用住房。从分区看,43个城市是增长的。像石家庄连续好几个月在房价上涨的过程当中,从一手房、二手房都是这样,大规模拆迁局部地区出现了严重供过于求的现象。而非住宅的部分,只增长0.8%,比平均增长值还要低。我们去年同期2月份达到了206,而现在只恢复到96。整体的房地产市场看,我们还不能说出了销售的其他指标恢复到正常了。为什么很多人会说我们已经过热了,再一次出现了资产价格泡沫,最主要是把国外包括日本、美国或者其他一些国家跟我们做了正常情况的对比。从人均GDP情况看,我们仅仅于相当于美国1950年发展阶段。我们应该说差了50年之后,刚刚进入人家50年以前或者60年以前的发展阶段,如果把他们现在的情况和我们当今的情况进行对比的话,就产生了个一50年或者60年以上的错位。美国的房地产增加值情况看,他们所占GDP比重远远大于我们先已经作为支柱性产业所占GDP的比重,他们占到10%左右,我们现在最多是5%。从发展过程中,美国没有战争的历史占多数,他们130多年没有战争。我们二战的时候打得一塌糊涂。到现在为止,我们住宅所占比例大概只占13%,而从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的情况看,从50年代到70年代连续发展过程中他们平均占到20%,相差60%到70%的水平,为什么这么国家在二次大战后都保持迅速高增长,而我们一直被抑制。我们空间上相差了大概60年左右的时间,从我们人均拥有的使用面积看,2000年大概相当于美国1940年的水平,到10年的时候,我们只相当于美国1950年的水平,在这个错位的过程中,我们房地产市场还有极大发展空间,从美国1950年情况看,他们户均面积是91.4平方米,我们长期目标中,仍然以90平方米为我们的长期国策或者反过来说我们只能以1950年的水平来维持。他们也感觉到资源的紧缺性,所以在2010年的时候提出165平米,要缩小他们的使用面积,当然我们国家和他们相差的水平,应该说差得太多,从我们现在的情况看,90平米以下的存量大概占到70%,100平米大概不到15%。
新增量里面好像大房占了很多,但是我们新增量在总存量里面只占3%到5%,就算都是大房子也提高了3到5%。在中国唯一的一个首都,最大的一个城市,100平米以上的房子只有17%的比重,可见我们生活水平和发达国家相差太多,和发达国家来说,我们生活太贫困了。而这些年,当年的生产量里头,2000年到2005年期间,120平米以上的房子只占到28%,这是当年的生产量,不是存量,5年的生产量已经占存量的15%,反过来一推的话,所占比例仍然很低。从2005年人口普查的情况来看,高收入家庭的面积刚刚超过了90平米,相当于美国1950年的水平,91平米左右。从这个情况来看,我们城市家庭拥有很多的住房改善需求,特别是房子里头的具有热水的当然只占2%,具有自来水的只占85%,具有燃气只占50%,具有空调和车位的,水平还差很多很多,虽然我们不缺房子住,但是我们缺的是好房子,这些房子的水平简直太差。从我们现在来看,下半年有这样的发展趋势,一个是库存快速下降,从北京的情况来看是这样,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大概也是这样,媒体都在宣传8月份销售大幅度下降,大概一手房下降了4.54%。同期715套的日均销售,和08年相比,仍然是增长。二手房23799套,大家也说下降了4.48%,觉得好像也少了很多,可是去年我们一年才有75000套,和去年同期比,相当于去年同期的4倍。去年一年菜75000,你一个月23000,你觉得下降了,我觉得媒体有巨大的误解。我们不但要和环比,还要和去年同期总量比,如果我们基数很大了,即使下降一些,也是正常的,所以价格适度上涨,从每个月情况看,换比基本上是以0.2和0.1的速度在增长。增长的幅度应该说是很慢很慢。我们有一个地产十年,从98年开始到去年的房价做了一个对比,我们98年到03年我们住宅只增长3.5%,这个增幅非常低,从03年以后计算的话,平均年份增长1.7%,就是环比,而我们现在环比只有0.9%,0.9和1.7相比差很多很多,所以我们不认为是高速增长的房价。最重要的是投资增长的增速和固定资产增速之间的比重相差很多。固定资产大概还差了20个点,这个相差速度还很快,如果房地产不能跟上,国家的四万亿投资和其他投资在下降,我们觉得后半年投资增速反而是下降的。大家都担心贷款,7月份贷款只有3500多亿,8月份贷款只有3000亿。
如果把八月份计算进去的话,这个数字还要继续加大,虽然二手房信贷产生了一些困难,给改善性住房和投资性需求都造成巨大压力,这个会在8月份反映出来。除了刚才表上列的以外,还有其他的我们看到万科的121亿,还有其他金融街的36亿等,非银行业融资对地产也会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土地实际上还是在制约着我们,上半年一级市场开发下降,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产生供给继续减少,土地同样也在制约投资,当土地对投资产生影响的时候,供给减少将导致价格继续上升。在大多数供不应求的城市里面产生了明显变化。以北京为例,我们供应的土地,完成的任务连5%都不到,从06年商品共赢计划,只完成了40%。07年更低,08年增加了一些供应量,完成了55%,09年到现在为止,商品房供应量只完成了27%,而平均地价在急剧上升。从09年开始,我们三环路以内的用地价格,这不是房价,这是每平方米的用地价格已经增长了一万多块钱,二环、三环以内基本没有土地供应。从中国来看,未来拉动中国经济仍然要靠房地产市场,靠房地产本身也要靠民间投资,靠城市化、市场化两个部分。煤炭、石油等等行业在房地产行业也出现国进民退的现象。这对市场影响也是非常不利的。在我们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重要周期,是因为经济周期而形成,但是我们觉得更重要的是政治周期形成的影响,我们78年改革之后看到经济快速增长,我们房地产是在改革以后才开始,所以83年以后我们看到房地产略有增长。93年又出现了朱熔基的釜底抽薪,银行和土地信贷。大概每五年有一个重大转折和变化,这里头影响房地产的最大影响实际上我认为是这样几个因素,前面那几个周期很容易看出来,固定资产加速过程中,房地产是好的,只要固定资产加速,GDP就加速,GDP加速需要房地产业作为支撑,比如今年需要四万亿投资,修铁路需要拆迁、修房子需要拆迁。
房地产增长就会继续。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下滑的时候,房地产业首当其冲,我们看到前面几次每次过热都是以房地产开头,都是以房地产为龙头,用房地产来遏制固定资产投资和过热,所以在07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控制物价上涨和防止通胀,对房地产业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