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子镇将变大 三郎镇搬新家
昨日,记者从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获悉,经过一周的紧张工作,崇州市街子镇、三郎镇规划方案目前已出炉,这是成都市启动受灾乡镇灾后重建工作以来,首批出炉的乡镇规划方案。根据规划方案,街子镇镇区保留现有场镇,然后向古镇向南北两侧扩建;而三郎镇则在距离现有场镇约800米的地方修建新场镇……
沿龙门山打造13个旅游镇
据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胡滨介绍,按成都市委市政府要求,成都市20个受灾较重乡镇重建规划将在7月15日前完成编制,20个乡镇中的100余个永久安置点的规划则将在9月30日前完成。
按成都市规划局的统一部署,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崇州的鸡冠山、三郎、街子、文井江,彭州的葛仙山、都江堰的大观镇等多个乡镇的规划工作。自6月2日开始,规划人员加班加点工作,冒险深入灾区现场踏勘,终于在昨日率先完成了街子、三郎两镇的规划方案,同步完成的还有街子镇的一个永久安置点---白圣村安置点的规划方案。
据悉,目前规划工作人员正在紧张进行其他乡镇的规划工作,下一步将沿龙门山一线打造龙门山、磁峰、小鱼洞、葛仙山、丹景山、龙池、虹口、向峨、青城山、大观、街子、鸡冠山、三郎等13个旅游镇,与都江堰城区形成“一城十三镇”的旅游格局。
街子镇:不仅“长大”将更“结实”
负责街子镇规划编制工作的该院规划二所副所长蒋蓉介绍,新的规划将街子镇定位为观光休闲为主的旅游服务型历史文化名镇。
规划提出,在古镇范围内,垮塌的房屋大部分将进行恢复重建,而受损未垮塌房屋则将进行加固。在旅游中占据很重要地位的街子字库在地震中受损较重,也将尽快修复。
在场镇的发展方向上,街子镇将依托老的场镇,在其南北两侧发展新区,特别是依托味江河两岸进行建设,在新区形成旅游配套、居住区域。按照这种思路,街子镇下一步肯定将“长大”,它不仅将承载旅游发展的新空间,也能起到安置一些该镇山区迁下来农民的作用,还将在一些地方进行川西民居地产业开发。
除了长大外,此次规划更重要的是使街子镇在将来可能出现的各种灾害面前更加“结实”。首先,规划人员在选择城镇建设用地时,都通过生态适宜度评估,来确定用地是否存在地质安全隐患,以保证今后的公共安全。其次,规划还提出,加大街子老场镇的路网密度,即多修一些小路,保证在发生火灾或地震等灾害时,人员可以及时疏散,消防车辆可以及时进入。
三郎镇:迁址重建,老场镇将复耕
此次地震受灾较重的三郎镇则采取全面异地重建的方式进行规划重建。据负责该镇规划编制的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一所所长阮晨介绍,该场镇目前位于山与河之间,没有发展空间,并存在泥石流或洪水淹没等灾害隐患。因此,规划提出在距离老场镇东边约800米的一个区域修建新的场镇。而老场镇除了中小学及一处文物保护单位九龙寺将保留外,其余建筑则将全部拆除,土地则将复耕。据悉,目前三郎镇老场镇面积仅0.25平方公里,人口不足3000人,而规划的新场镇面积则达到1.1平方公里左右。
阮晨表示,考虑到九龙沟的旅游资源在此次地震中虽有损失,但旅游特色还在,在龙门山旅游体系中的地位未变,因此此次规划提出将该镇作为旅游特色镇,使其新建的场镇成为进入九龙沟的一个旅游接待中心。
白圣村安置点规划方案出台
街子镇白圣村安置点,是成都市100余个永久安置点中首批完成规划方案的安置点之一。负责该项目的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二所所长晁旭彤表示,该安置点近期的定位是“安居乐业”的乡土家园,首先解决的是居民基本生活与就业的问题,远期的定位是“共建共荣”的城镇组团,可与一河之隔的都江堰安龙镇区整体打造与发展。
123.cn/cn.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