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工作单位的经济效益还不错,如果你的月收入能达到5000元左右,家庭负担也不重,那么买房要趁早。我弟弟就是买房的积极分子。
当初,他刚刚调到一个效益很好的单位没几天,就不顾全家人的坚决反对,顶着当“败家子”的压力,贷款买了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每月要还2000元的贷款,把我们一家大小都快愁死了。但他一点也不着急,还振振有词地给我们分析:“我现在买房占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单位效益好,收入尚可;地利是房子可心,交通便利;人和是全家人人有工作,我没拉家带口,没人拖我的后腿。这三样都是优势,只有房价贵是一个劣势,一比三,谁重谁轻啊?”一席话,把我们驳得哑口无言。
一晃几年过去了,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弟弟等于捡了一个大便宜。贷款也还得差不多了,房子踏踏实实地住着,干起事业来,自然也少了一份令人着急上火的后顾之忧。买房成了他的主要“功绩”,他说:“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里。”
说心里话,我还是挺佩服弟弟的,在这个问题上,他好就好在不盲目,在“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面前,没有因瞻前顾后而失算。如果他当时听了我们的劝告不买房,拖到现在,肯定就把买房拖黄了。一是现在房价居高不下,二是单位效益已经有了下滑的趋势,老总天天给员工“下毛毛雨”。最可惜的是合适的房子没了,贵的买不起,便宜的不可心。
根据他的亲身经历,我得出的结论是在先买房后买房的问题上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入为出。最好像我弟弟那样,先对自己买房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然后再做决策。有条件买,最好别拖,因为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