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媒体热议成渝新特区:社会改革目标将取代经济改革目标成为“主旋律”
本报讯昨日,沪深股市继续强势上涨,川渝板块的个股无疑是当天最耀眼的“明星”。国家发改委批准成都市和重庆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消息一经披露,就得到市场积极响应。市场人士认为,在中西部选择具有重大影响和带动作用的特大中心城市设立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凸显了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快中西部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心。“新特区”效应将对两地90多家上市公司构成长期利好。
如何发展“新特区”继续成为成渝两地专家、学者昨日热议的话题。专家们认为,改革创新是“新特区”的最大动力。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后强说,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诞生的全新特区。老特区靠的是区位优势和国家政策,新特区则要向体制机制要潜力、要动力、要能力,而不是向国家要税收优惠、向海外要资本,因此改革创新是新特区的最大动力。
国内主流媒体也对“新特区”的设立给予高度关注,对“新特区”成为“以人为本”的典范充满期待。《北京青年报》评论说,传统“特区”的主旨都是以招商引资为基调,以G D P的高低论成败;而成渝“实验区”则着重在构建和谐社会与平衡区域二元化发展方面作出探索,经济增长将不再是压倒一切的“硬道理”。在成渝“实验区”,社会改革目标将取代经济改革目标成为改革的“主旋律”,实现由经济目标主导向社会目标主导的回归。(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