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火车北站、春熙路等闹市区均现“胶囊公寓”
4月9日,有市民给华西传媒呼叫中心打来电话,称成都火车北站附近出现了不少“胶囊公寓”。记者调查发现,荷花池附近至少有5家“胶囊公寓”通过互联网招揽生意,在成都春熙路、盐市口、新南门等几个商圈均有“胶囊公寓”,生意都不错。但此 类公寓几乎都没有旅店类别的经营许可证和消防合格证。
市场需求
住客感受“便宜、温馨,没隐私”
李东(化名)是四川某大学研究生,3月25日,他的两个外地朋友来成都玩。“为了把朋友接待巴适,又能省点钱”,李东在网上搜到了一家位于新南门附近的“胶囊公寓”,“觉得很有意思,而且价格便宜,就决定去体验一下。”
公寓在一个小区内。李东当场付了现金,在登记的时候出示了三个人的身份证。一进房间,李东就被要求换拖鞋,看着眼前的“蜂窝”,他觉得“挺温馨、挺干净的”。
“那是个套三的房子,每个卧室都有七八个舱位,近八成都住了人。”李东告诉记者,晚上10点,其他“舱位”的旅客都在安静地做自己的事情,“不会觉得吵闹,而且还有一个管理员。”当时老板告诉李东,在每个舱位里的墙壁上,都挂着一个小型的瓶状灭火器。
“那次用户体验还不错”,但他说,在有更好的选择下,不会再选择住“胶囊公寓”,“感觉没有什么隐私。”
记者调查
住宅改造 最豪华66元一晚
4月10日,记者走访了成都火车北站、春熙路、盐市口、天仙桥、新南门的5所“胶囊公寓”,它们均由居民住宅改造而成。
位于春熙路的一家“胶囊公寓”规模不大,二层楼共有16个“舱位”。“一楼住男生,二楼住女生”,工作人员称,每层各有一个卫生间,没有厨房和客厅。
16个“舱位”也要分“豪华舱”和“经济舱”。豪华舱靠窗,66元一晚,可以看到窗外风景,床位也更大,而经济舱59元一晚。长住的话,豪华舱半个月900元,经济舱半个月850元。
工作人员说,“这里不能开发票,入住的时候需要出示身份证,如果实在没有身份证,信息属实也可以住的。”“会不会存在安全问题?”记者问道。对方称,“我们这儿从来没发生过掉东西的事情。”
盐市口一家“胶囊公寓”经营者曹晶说:“我们这里的防火措施是绝对做足了的。舱里是禁止抽烟的,并且每个胶囊内都有灭火器,每个旅客也有自己的保险柜。”曹 晶承认,“公寓营业执照是没有的,消防许可证也办不了。消防通道需要全通风的出口,但我们这儿是私家的(居民住宅楼),就算是整栋楼拿去做也不可能办下 来。”
最新动态
无证经营 一家公寓被责令拆除
4月10日,金牛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因无证经营,成都人民北路二段的“青庭太空舱公寓”被责令在三天之内拆除太空舱,否则将对其进行强行拆除措施。
怎么开“胶囊公寓”才合法?
成都市工商局工作人员说,胶囊公寓属于旅馆性质,而开设旅馆的场地的产权性质必须是商业用途。纯住宅类小区中的业主,如果要利用其住宅经营家庭旅馆,应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先征得本栋建筑物内全体业主同意的书面意见以及小区业主委员会、小区物业公司盖章确认。
作为特种行业,除了在工商办理营业执照外,开旅馆必须经过相关部门审批,获得公安机关颁发的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才能对外营业。
观点交锋
正方:
顺应市场需求
超六成的网友认为,便宜、干净,“胶囊公寓”可以保留。网友“逗你玩123”建议,“胶囊公寓”也应登记每个住客的身份信息。“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大学生, 可能需要一个暂时过渡的住所。”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与应用心理学教授张威认为,无照、无证以及居民区内的“胶囊公寓”属违法经营,但长远看来, “有它存在的必要性。”张威表示,“胶囊公寓”满足了市场多元化需求,提供创业机遇。她希望政府能出台新的政策,加强对“胶囊公寓”的规范和监管。
反方:
存火患逃生难
持反对意见的网友认为,这样的高密度居住,无论是人身安全还是财产安全,都存在较大的患。
上海市消防部门曾对“胶囊舱”的材料进行取样送检,经国家防火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测,“胶囊舱”普遍使用的是玻璃钢材料,其燃烧性能为D级,属于 可燃材料,燃烧速度很快。“乱接电线、抽烟都可能引发火灾。”成都消防支队相关人士说,“人多,空间窄,一旦发生火灾,逃生比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