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 学习资料 -> 政策法规
您的搜索条件: 无,分类:所有
分类检索  
银行信贷收紧,开发商阵营将遭洗牌 房产培训网
成都慧人房产人才网      2011/2/28 10:51:00     

历年来,银行和开发商之间的关系,好比“一根绳上的蚂蚱”,二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且在预售房成为主流,房贷成为银行优质资产的同时,银行是中国楼市真正的买单者。

在顺境,银行和开发商亲密无间,共同榨取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成果,但在严调之下,却没有了相濡以沫的精神,正所谓: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银行先是实行预售款监管原则,再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收紧放贷额度,直到现在严控放贷额度和结构,至此,银行和开发商的蜜月期结束,银行首先叛变革命。其结果就是一些开发商的资金链受到或将受到严重挑战。

讨论这个问题,首先从历年房地产行业的资金来源分析:

2009大陆房地产激烈回暖中,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57128亿元,比2008年增长44.2%。其中,国内贷款11293亿元,增长48.5%;利用外资470亿元,下降35.5%;企业自筹资金17906亿元,增长16.9%;其他资金27459亿元,增长71.9%。在其他资金中,定金及预收款15914亿元,增长63.1%;个人按揭贷款8403亿元,增长116.2%

这就意味着:①国内贷款的1.1万亿毋庸置疑来自银行;②企业自筹资金的1.7万亿,很大部分来自于其他行业,尤其是集团内部拆解,其大部分还是来自于银行;③其他资金中定金和预收款以及按揭,绝大部分是还是来自银行贷款,即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中,银行资金比例绝对会在70%以上,可见,坊间流传的75%以上的资金来源银行是有事实依据的。那么,这种银行主宰的房地产市场,是否就是中国特色,是否没有前车之鉴?非也!

在一衣带水的日本,现如今的“大禾”民族,就曾经以身试法。就在日本房地产神话频频诞生的时期,日本东京帝国广场,一平方英里的土地价格居然超过了整个加利福尼亚的价格,一个日本东京的地价可以相抵美国全国的地价,一个日本的房价可以买4个美国。与房地产价格飙升相对应的是,从1985-1989年,日本银行业128万亿日元新增贷款中有50%流向了房地产。而现如今的中国楼市,在有些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

然而,神话毕竟是神话,最终美国人没有看到如《日本正在购买美国》一书中所描述的,日元在华尔街狂欢,但日本人却看到了自己的房地产泡沫破灭。并且一蹶不振,搞的鹰派和“自慰队”整天蛋疼的厉害,以至于到处惹是生非。

2009如此,2010年也不例外。

2010年中国新增房地产开发贷5916亿元。其中地产开发贷款新增1647亿元,年末余额同比增长24.7%;房产开发贷款新增4269亿元,年末余额同比增长23%,比上年末高7.2个百分点;个人购房贷款新增1.40万亿元,年末余额同比增长29.4%

众所周知房地产是周期长,不论是建设开发还是按揭买房,都需要很长的周期。毋庸置疑,2010年信贷的很大一部分资金还是流入房地产行业。尤其是全面搞地产,全民炒房的当下,银行已经成为房地产绑架中国经济的幕后黑手。

而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银行迫于中央政策压力,开始实行预售款监管,其最大的影响是直接影响一批中小开发商的资金周转,其次是影响了在建项目取得预售许可证的速度,并限制了开发商在预售款利用方面的诸多自由,其最终还是影响到了开发商的资金链。以某具体项目来将,按照预售款监管制度的要求办理预售手续,比出台前的手续多出好几个环节,增大了时间成本并让开发商运作资本的风险大大提高。

从信贷额度上来讲,银行在2010年下半年开始,其审核房贷就开始趋严,放款周期大大延长,再加上新国八条的政策压力,目前的审核标准早已严于国八条,部分城市严于地方细则,即自动收紧放贷。以某银行的区支行来讲,一个月的额度仅有1000万,按当地房价水平,也仅够10-15套放贷的额度。而且还要分散给不同的开发商,狼多肉少的局面势必导致开发商的回款周期骤然拉长,回款速度拖慢,资金链风险成倍提高。

另外,2011年是对为期3年,即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宽松货币政策的转向,今年的信贷稳健并适当收紧已经板上钉钉,接下来的信贷额度趋紧已是不争的事实,由此引发的开发商资金链风险大大增加,如何在外部环境恶化的情况下重新调整策略,度过2011年将逐步提上议事日程。

补充或强调一点,2010年房地产行业的销售额和销售量虽然豪不逊色于2009,但资金回款却不可同日而语,事实上,加上预售款监管和今年信贷总体收紧,资金链受影响的开发商大有人在。

如何度过?答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