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分类检索 | ![]() |
1.广场规划设计的定性、定位、容量
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当考虑的因素。首先是范围与规模,广场的尺寸不同,规模不同,规划设计方法也不一样;其次是现状、定位,定位主要指我们设计的广场在城市或区域中所处的位置,是面向全市的还是面向一个区的?风格也是定位的一个内容。其实,定位与功能、形象、风格等都有一些关系。定位中还包括一项内容即水准,是国际水准的,还是比较符合当地水准的;功能,主要从人的使用来考虑,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看,广场兼有停车、防灾疏散等功能;风格,包括是欧陆式的,还是比较传统的中国园林式的,是比较开敞空旷的,还是比较封闭奥秘的,这些都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容量指广场设计的密度,同样占地10h㎡的广场,通过我们的设计可以容纳2 万人,也可以容纳5 万人。所以容量控制是甲方找我们设计时10 分钟内应转出来的东西,10 分钟内应有大致印象。
2.广场设计要解决多功能需求
图1 ,盐城广场的功能是停车与市民使用两部分,因而整个广场分成了三块:第一块偏重人的使用(图2a,b,c) ,中心是一舞台,圆形代表太阳,椭圆形代表宇宙星河,采用曲线以打破城市的规整方格网;第二块是停车场(图3) ;第三块偏重环境,种了很多树(图4)。讲到景观,需要强调的是:高密度开放空间的设计离不开城市设计,因为这样的空间往往在城市的中心地带,而它的视觉走廊、景观轴线往往是由周边的建筑实体来界定的,也可以是虚的,如街道、干道等。这是周边环境,另外广场还需要一个自己的主题。这一广场的中心即圆形舞台上的构架,以此将人吸引到这里,这与英国石环那种围边式的处理手法正好相反。
交通是城市广场设计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交通问题分为停车、道路与内部人流组织等,而停车又可化解为机动车停车与非机动车停车,且有一个量的问题,即你打算让它停多少辆呢?这是一很重要的问题,没有规范可查。另外广场的出人口往往是各种交通的交织点,比较复杂,同时又有形象方面的要求,因而出人口有如乐章的序曲、文章的起头,非常重要。广场中的建筑、硬地及绿地的量到底该为多少?至今仍很有争议,国家亦没有规范。但它绝不能与城市公园那种中低密度的开放空间相提并论,要容纳一定量的人,就要有一定量的硬地。与此同时,绿化也不能少。这一矛盾如何解决?说来也很简单,硬地中预留树穴就可以解决,鸟在天上飞,树木伸展其中,人在树荫下走,这不是很愉快的一件事吗?所以各种容量需要你去设想、去确定。甲方不知道,国家也帮不了你,景观规划设计师的作用、专家的作用就在于此。
广场中的小品、照明很重要,这也是现代高密度开放空间的特征之一,因为广场的使用频率很高,夜间往往也是开放的,需要创造夜间的形象。照明方面国家有一些规定,广场中的照明不应等强度布置,中心区域可亮一些,休闲区域则一般照度即可。照明灯具通常分为三类:一类为高杆灯,用于主要的活动空间;第二类为庭园灯,用于休闲区域;第三类为草坪灯,用于园林草坪照明,可以自由布置,创造特殊意境,但不应放在游人容易接触到的地方,以防打碎。通常布置在草坪当中,创造星光点点、可望而不可及的效果。广场中的小品还有现代通讯设施、雕塑、座椅、饮水器、垃圾筒等(图5,图6)。
广场设计除了总体布局,还应有建筑类小品的详细设计。
广场中的厕所设计比较难。首先位置就比较难以确定,从使用上讲,希望离主要的活动空间近一些,但又有一创造中心形象问题,所以往往会放得离中心区远一些。另外侧所本身还有形象的问题,受传统意识的影响,希望不要太醒目,但是不醒目,游人就不容易找到。这些都是矛盾,需要设计人员去解决。厕所的风格对整个广场的风格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广场中的建筑不多,鹤立鸡群,厕所常常是唯一称得上建筑的实体,它对整个广场建筑风格的影响举足轻重。
现代景观设计需要现代技术的配合,通过景观模拟预测,可以完善我们的规划设计,提高科学性(图2,图3,图4)。
广场需要一些文化的痕迹。盐城广场中设了八根图腾柱,上面刻了盐城的古往今来。另外,结合中国国情,政府往往是希望通过广场的开发与建设,带动周围地块的开发,有这样一经济效益在里头。国外其实也是这样,通过提高开放空间的质童,带动周围的环境建设。
常德站前广场,也很具有代表性(图7)。它不仅要满足诸如停车、疏散等交通方面的要求,还要结合城市开发建设方面的要求。因为按照常德车站的级别,高峰日游客量为1400 人,按照国家规范2h㎡ 的用地足够了,而把它规划了6h㎡,这剩余的4h㎡,是作为城市的广场用地。这样一来,功能就更为复杂,特别是交通流线,同时,作为城市广场又有形象的问题。该广场设计仍然是中心聚集型、雄伟宏大型。与之相反,是否可以尝试创造一些诸如下沉广场等平易近人型的空间?图8,空间序列即由低到高,游客一出常德站,俯瞰全局,视线可延伸5km 。另外强调一下,开放空间一定要有一些带顶的构架,用以遮阳避雨,创造小空间。所以广场中的廊很重要,它的设置并不只是为了好看。
3.广场设计要面向游憩活动
广场设计不能就形态论形态,龙华旅游度假区广场,是一种以塔为中心兼具疏散功能的广场,由庙前广场和旅游度假区中心广场两部分组成。考虑到人流量比较大,节假日需要容纳10000 多人,且孙权为庆母寿所造龙华古塔是最主要的景观,四周种上树势必阻挡视线,所以干脆就不种树,反而显得古朴,也不影响围绕着古塔进行的行游式演出。迂回穿插,从古至今,广场内总有表演活动,都有多数人看少数人的问题。
4.广场规划设计的几个典型
这也是一类广场― 停车场,只是广场中的环境比较差。如果将广场定义得狭义一些,也可把它从广场中划出来。
柱廊围合的空间及其周围的 区域,亦是一种高密度开放空间,这是EDAW 设计的一个景观。他们将市区废弃仓库的柱子搬到这里,倒也有了历史纪念性,但是如果上面有一个顶,哪怕是充气篷,它就算不上开放空间,而是建筑。
这个广场已具有现代广场的一些特征,多次被研究开放空间的著作提及。它位于旧金山,50 年代规划。前面我们谈到了空间、场所与领域,广场具有场所与领域的特征,它不像建筑能够一步到位,它有一个生长的过程,这也是景观的一大特点,因为广场离不开花草树木等有生命的东西,而这些活物是会生长繁衍、成长壮大的。10 年前和10 年后的景观肯定大不一样,这是景观作为一种生物的生长;另外,景观作为文化,其还有文化的生长——文化积淀,这也需要随时间发展而逐渐走向丰富成熟。现在建成的一些建筑与广场之所以感觉没劲,除了形态、功能、环境方面的欠缺以外,就是缺少文化积淀。再看看这一广场,除了草坪和几株大树,什么也没有,连地都没有硬质铺砌,但是仍然有那么多人愿意来这里,为什么呢?因为这里有很多演出,很多艺人在这里表演,很多画家在这里作画,到处红红火火、热闹非凡,有生活、有文化。这才是广场设计的关键,即要有人的使用,人群的使用,要在广场里安排一些激动人心的活动,以吸引人、满足人;要有文化,以教育人、打动人、启迪人。人们到广场中来,不是为了看你的设计,而是要使用它。
另外,作为基本的技术功能条件,广场要很好地解决交通问题。这一广场其实是几条交通干道之间的缓冲区域,外围还有停车场,将其处理成城市中难得的绿地,难怪吸引不少人来。它和国内那种几条交通干道之间所设置的几十平方米大小的绿岛不一样,几十平方米的绿岛太小了,难以使用。最后,在这个广场规划设计中,体现了一种“不为而为之”的设计手法,任其自然发展,亦能收到良效。而我们的很多规划设计都是绞尽脑汁,恨不得把所有能想到的东西都搬上去,画蛇添足,欲速而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