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分类检索 | ![]() |
摘 要:本文从生态学的重要性与颠覆性论述开始,综述了当前生态学的重要性、科技解决环境问题的局限性、以及科技带给人类文明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潜在的巨大威胁——核武器与生态崩溃。论文重点研究分析了人类生态价值观与环境伦理的发展过程,同时研究了风景园林对城市与社会的贡献,最后对生态规划与禁建区规划进行了哲学反思。
关键字:生态学;生态价值观;环境伦理;风景园林;生态规划;
前 言:
生态学已经被广泛社会化,流行化,泛滥化,更被误解化,甚至妖魔化——甚至成为新形势下的棍棒,被不懂生态的人用来维护生态反对建设的依据,生态学已经走到了让生态学家无奈的时代。
我们遇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是:我们处于经济决定论时代,一俊遮百丑,对GDP,GNP疯狂的追求;发展机遇的压力,来自世界列强的压力,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处于高科技时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时代的压力;我们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后面搞现代化,模仿学习,抄袭拷贝,多使用淘汰技术与落后产业与工业方式;全国奔小康、大康以及豪康的压力;我们搞了几十年的生产,特别是污染工业与传统工业,高能耗,高物耗,高强度开发建设使得环保历史欠账太多;高消费促进生产的压力,我们处于高消费,高浪费的时代,消费刺激生产理论的影响;中国社会城市与乡村的二元制社会,社会经济发展压力;中国城市化的压力;中国脆弱的生态系统与自然灾害较多……。
人类最终的出路——改变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人类发展速度与生命的价值问题。而不是创造一堆无限正确的名词与中看不中用的所谓理论。
1 生态学的重要性与颠覆性:
1)生态学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持;
2)生态学已经成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桥梁;
3)生态学已经成为本世纪影响政治家、科学家以及工程技术专家决策的重要理论;
4)生态哲学已经成为我们适应世界、改造世界以及创造世界重要的新价值观与世界观;
5)没有生态学理论支撑的理论与方法将成为旧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6)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土地关系等等,将是我们永恒的研究内容;
7)东方文化将是我们研究生态学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
2 生态约束与生态支撑
2.1生态学与生态问题的特征:
1)认识环境----了解环境的系统性和区域性
认识生物----了解生命的价值
认识生态学—了解生态学的建设性
2)认识生态问题的特点
累计效应;显著的放大效应;很强的滞后效应;空间转移效应;
3)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协调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统筹协调。
2.2 生态学的局限性与有限性
生态学已经被广泛社会化,流行化,泛滥化,更被误解化,甚至妖魔化——甚至成为新形势下的棍棒,被不懂生态的人用来维护生态反对建设的依据,生态学已经走到了让生态学家无奈的时代。大家都觉得明白事情,好像生态学家似乎还不懂。比如已经被用到中国宪法的名词“生态环境”、“生态建设”,就没有被生态学家认可,没有写进生态学名词术语词典。
人类遇到的问题不都是生态问题。生态学不能解决人类发展中的所有问题。现在很多人认为生态学的发展会使人类健康发展,会使天蓝水绿,会使自然界鸟语花香,落英缤纷。人类大发展都是在一定的思想与价值观指导下,朝着一定的方向进行。利益驱动是人类生态系统发展的永恒动力,虽然我们正在提倡自然的权利与环境伦理。要我们善待自然,善待环境,善待生物,但是还没有成为决策者的自觉行动。
有了生态学,并没有使我们的环境变好,相反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我们所处的世界环境与区域环境正在变得越来越糟。生态学越热门,环境问题越大,相反相成。
生态学理论与方法不能直接来解决生态问题,而是发现问题,诊断问题的重要方法。虽然使得我们解决生态问题有了某种可能。
生态学逐渐成为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价值观与方法论,但是人类的利益驱动,还没有使得生态学真正成为人们行为的驱动力,大多数属于名词炒作与概念创新。这并是不是生态学的错误,而是人类今天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目标、发展速度、发展力度、发展强度以及生存方式、生产方式和深层次的重新审视人类存在的价值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改变人类生存的价值观,需要更新发展的理念;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区域概念,不是局部问题;生态问题涉及人类需要改变目前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
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