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 学习资料 -> 品牌管理
您的搜索条件: 无,分类:所有
分类检索  
中国房地产报:地产品牌不该是富人的特有标签
成都慧人房产人才网      2008/12/25 9:50:00     
由21世纪经济报道和本报联合主办的博鳌房地产论坛,今年从小岛博鳌移至湾流宽阔的三亚。主办方对场地的这一精心调换,似乎体现了本届年会更具开放性、多样性和丰富性的主题,而那些思想开明、活力四射的地产品牌企业无疑将再次成为发言主角。

  一直以来,博鳌地产论坛被业界称为“思想的蓝海(蓝海博客,蓝海新闻,蓝海说吧)(蓝海博客,蓝海新闻,蓝海说吧)”和“行业的智库”。6年来,这里诞生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观点和论述,可谓是中国地产界的思想“黄埔军校”。

  不过,给人们印象更深刻的,还是这个论坛所传播的品牌功能和价值影响,这里几乎成了地产企业交流文化和分享成功经验的平台。人们通过这一平台,认识了万科,认识了顺驰,认识了一些地产新锐,认识了那些正在成长中的青春型企业。

  然而,我们也不得不关注这样一个现象,与IT、家电、汽车等行业相比,中国地产品牌的价值内涵仍有很大差距,特别是营销传播的功利性和短期行为,使得地产品牌缺乏公众的广泛认可。

  在大部分时间里,我们看到的地产品牌是一种浮躁的文案,是一种僵化的文牍,是一种依附在富人身上的风花雪月和无病呻吟,甚至是策划人高悬于路边和街头的炫富标语,以至那些花大价钱把楼书描绘成“欧版城市高尚花园”的地产企业,仍然被认为是一种文化侵略主义的应声虫。

  在我们身边,为什么一些猎奇的地产品牌投入那么多人力、物力,而无法得到主流文化的承认?为什么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广告被人称作滥竽充数?一方面,说明我们还缺乏厚实的地产主流文化;另一方面,也表明我们的地产文化有着太多富人和小资情结。

  地产品牌不应只是富人俱乐部的入场券,不应只是有钱人的香槟酒和交际舞。它的生命力来自大众,来自那些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大众地产,来自于很多由细节组成的优秀管理文化。

  可以说,打磨一块地产品牌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更不能依赖高谈阔论和纸上谈兵。一个能够被社会公认和接受的地产品牌,需要从墙壁上摘下更多的文本和教条,把更多精力放在对大众地产的实践之中。

  眼下,创造一块优秀的地产品牌,不仅仅要依靠那些地产巨头们在博鳌等地的定期聚会,也不能仅靠开发商挥几杆高尔夫,刮刮思想风暴就解决问题。更多的时候,我们的地产品牌需要“俯身于国,还质于民”。因为一块质地好、受人欢迎的地产品牌,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先进的文化,是一种商德和诚信。更是一份光荣的社会责任。

  让更多地产品牌面向大众,面向更大的舞台表演,一直是本报的从业宗旨。今后,我们将把更多具有民生价值的地产榜样推向社会,并以公正、客观、科学、量化的立场和标准,继续通过“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排行榜”诠释出中国地产的品牌价值,让更多“和谐地产”、“民生地产”得到公共褒奖。

  当然,随着房地产业公共含义的不断丰富和外延,地产品牌的定义和评判标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时下,更多具有社会责任的地产企业,应该少一些富人的文化情结,多从民本、民间两大角度展开品牌创新,从科技、节能、性价比、抗风险指数等方面彰显品牌的特殊价值。

  对于一个合格的地产品牌企业来说,只有在行动上摆脱矮子的束缚,才能成为思想上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