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置业状态和置业计划
作为80代的早期群体,被社会年轮所裹挟,目前大部分人已经开始有了置业计划,计划在3年内买房。这部分人中,70%是82-84年出生的人。这个年龄段的人毕业工作了2-4年,已经开始有了首次购房的需求和置业偿付的能力。同时有45%的人还没有考虑购房,这部分人多是82年以后出生,工作1-3年,尚未有人选择只租房不买房,说明这代人未有租房过一生的想法。
(二)置业目的 80年代的人对于自己的社会层次十分看重,他们不愿意一直合租生活,不愿意一直在农民房中租房度日,要实现自己的城市化,标志就是在城市拥有自己的房产和汽车调查显示,55%的“80后”置业目的是想在这个城市拥有自己的房产,建立自己的城市根据地,通过拥有恒产而与这个城市产生精神的归属感,证明自己的城市化和优越感。这个心理需求如此强烈,不但刚性,而且韧性,超越了传统认知的“为结婚而购房”的刚性需求.
80后一出生就在市场经济的熏陶下,刚毕业正好赶上本轮房地产火爆期,耳濡目染之下,投资意识开始植入”80后”的行为规范中。即使上面较为宽泛的置业目的,有很多人也不是单一的考虑,会同时考虑恒产和结婚;或者第一套是为了投资和恒产,第二套为了结婚等。同时还有其他置业目的,如购房决定职业定居地;购房月供强迫自己不乱花钱;要生小孩而购房;为父母改善居住环境等等。 (三)首次置业选择的产品类型!
“80后”早期的这部分人对于户型的需求以两房和一房为主,对于三房也有较大的需求,各个房型之间的需求差别并不大。对于一房、两房的需求:限于其当前的经济实力,以实用为主,同时也认识到小房子是投资佳品。对于三房的需求:主要是想“一次到位”,以后老婆孩子父母都能够各得其所,一家人其乐融融。省得以后再换房。 “80后”早期的这部分人在首次置业上偏向于中小面积,其中以60-80平米;80-100平米为主。2
最后购买的动因则在“房型、面积”以外的因素如性价比、总价、首付高低等方面。0
(四)房价方面最关注的因素:总价和首付/ |)
在首次置业的经济承受能力考虑上,对于单价、总价、首付、月供都有人作为主要考虑因素,而并没有绝对的侧重点。相对而言,对于总价和首付款关注的最高。总体而言,在房价考虑上,关注大数目,量入为出,实用为主。
(五)选择实际付款方式:低按揭3
较低的按揭,意味着较低的总价或较高的首付,意味着自己现在的生活质量不会下降多少,不会被压迫成“房奴”。选择低首付的占大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