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 学习资料 -> 政策法规
您的搜索条件: 无,分类:所有
分类检索  
 地方政府守“土”有责
文章分类: 政策法规 地方政府守“土”有责
出  处: 慧人公司
关 注 度: 481次
更新时间: 2010年7月30日
内容提要    
国土资源部近日公布今年二季度4起挂牌督办违法案件,知名汽车企业比亚迪因扩建工程违法占地榜上有名。据通报,此案涉及地方政府违规预征土地、开发企业违法占地等违法违规行为。国土资源部已责成陕西省国土资源厅会同监察机关对此进行严肃查处。看来,被列为陕西省和西安市重点项目的比亚迪汽车扩建工程要搁浅了。

  近年来,国土资源部为保护土地表现得颇为强硬,时不时要通报处理一些违规用地的案件,很有前些年的国家审计署那种凌厉风格,令人肃然起敬。不过,冲击土地“红线”的行为也屡禁不止,既让人感到保护土地的担子不轻,更让人思考此间深层因素。

  表面看,很多违规用地案件的主体是企业,但我们感到,地方政府才是其幕后推手。
据称,为了进一步扩大产能,比亚迪汽车西安二厂项目总投资50亿元,占地4500亩,新增40万辆整车及汽车零部件。在没有拿到批文的情况下,该项目提前动工。2009年12月,比亚迪在位于西安市户县境内的扩建工程开始动工建设。目前已建成7幢厂房及宿舍楼、搅拌站、厂区道路等,实际占用土地736.65亩,其中耕地681.03亩。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扩建工程工作指挥部由当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总指挥,实行县级领导分工负责制。  中国的西部地区相对落后,不少地方政府希望发展的速度快点,这样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正因为这样,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中央政府进一步加大了西部大开发的力度,并赋予了西部地区很多的优惠政策。但是,希望发展的步伐快点,并不是说就可以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地方政府应该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予进驻企业必要的优惠,但决不是无原则地给予,决不能搞“我的地盘我做主”。  事实上,产业转移远不是冲击土地的唯一因素。当下的中国,由于经济持续增长,由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由于房地产的刚性需求,土地特别是耕地的保护变得越来越严峻。令人堪忧的是,一些地方政府为追求眼前的发展,追求政绩,对土地的保护意识淡薄。为了招商引资,为了各种名目的园区建设,为了利润丰厚的房地产开发,为了庞大的新城建设,他们可能不但给予贷款、税收、用水、用电、用工等一切可以拿得出来的优惠,更将那好似不值钱的土地大笔一挥,慷慨相送,即使有不甚合规之处,也要使之合法化,或者来个先斩后奏,出了问题再说。地方政府这种“敢闯敢干”的行为,的确应该引起高度警觉。

其它您可能会关注的资料
版权声明
本网信息有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果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