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 学习资料 -> 园林景观
您的搜索条件: 无,分类:所有
分类检索  
后现代景观30:残缺主义景观
成都慧人房产人才网      2008/12/25 11:06:00     
残缺主义与完美主义是相对的概念。如果设置一个美学天平,即美又缺的居中,完美主义居左端,残缺主义居右端,即他们分处于天平的两端。无论是完美主义、残缺主义或折衷主义,都是美学的追求,只不过不同的人对他们的追求不同页已。完美主义和折衷主义作品不说,象雕塑的维纳斯雕塑总是被认为是另一种美。对于审美的正价值和反价值,我在我的博士论文《中日古典园林比较》中有较全面的研究。关于阴性美到病态美,亦有文章发表于中国园林杂志之上。

然于景观,我们想可从三方面入手进行研究。

一、残余文物类:

1、              人类活动遗迹:残缺是因为战争斗争和自然灾害造成的,它们的存在形式以遗址、遗迹表现,如中国历史王城、古墓;古希腊雅典卫城、罗马斗兽场、复活节岛上的巨石等。

2、              古村古镇:如果说人类活动遗址是死的文物的话,古村落、古乡镇、古城区,是历史的残存,是活的文物。

3、              农业文明的残余:在进入工业时代,人们渐渐远离农耕文化,几十年间就使几代人不知稼穑。于是,村、镇、城的景观中就有很多地域式风格的园林景观,这些本不是景观的农耕工具、生活用具、非物质和物质文化遗产被保存于古村、古镇、古城中展示。

4、              早期工业文明:在进入信息时代,工业时代的很多活生生的场所都被淡忘,在前十年的关、停、并、转之后,这些工业生产场所都面临拆、迁、转的命运。很多城市的工厂遗址就以转的形式存在于城市之中。如天津水晶城、北京七九八。

二、残余自然景观

1、塌陷:如四川重庆的天坑景观。

2、海蚀:天福建沿海地区的岛屿上,很多海蚀景观。

3、海退:在天津有四道贝壳堤,是四次海退的结果。

4、冰川:在中原很多山上,都存在第四纪川期的残余景观。

5、殒坑:外星的殒石是产生殒坑的根本,这些殒石、殒坑都成为风景。

6、地质:地质构造复杂,有分层式的景观,如天津蓟县盘山中、上元古界地质公园。

7、化石:化石有动物化石、植物化石、人类化石。

三、设计风格。

1、荒矶风:日本园林的荒矶风池泉园——岩手县毛越寺庭园和京都修学院离宫的阿古濑洲。

2、干枯风:日本枯山水的干枯风——有水却故意做出干枯的样式;日本茶庭中的苍老风——园路上故意撒满松针。

3、盆景:它们是对盆景盆石的歪曲表现,如树桩盆景中,植物被修剪、扎结、盘绕,形成有异于正常生长形态;有一个外国景观师还不顾植物的趋兴性,把园林植物垂直种于墙上,这可苦了植物,最后,它还得顽强地转折九十度,向天生长。

4、奇石:所谓的奇石,是不按自然风化、冲刷等构造规律形成的景石,用几个字可描写:奇、怪、丑。为此,很多人苦于无法得到奇石,就用工具把石头凿、磨、刻、堆、组成各种人类想象的怪异形状。

5、残山剩水:在中国山水画中,有追求残缺的倾向,如夏半边马一角的风格,在堆山时只堆山之余脉一角,而不表现全景。水只表现名川名湖的一角,为表现全景。

6、危屋破屋:在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述了茅屋的残破之景,于是,在成都现在的杜甫草堂内,园景之作就有茅屋。几座茅屋与典雅的园林建筑一比,很明显是危破之象有加。

2008,12,23刘庭风于津邸

http://cn.daxia123.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