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 学习资料 -> 园林景观
您的搜索条件: 无,分类:所有
分类检索  
生态园林的内涵
成都慧人房产人才网      2008/12/25 11:01:00     

园林作为一种创造优美环境的空间艺术,其任务是向人们提供亲临自然之境、享受自然之惠的条件,从而使生活更为美好,身心得以陶冶。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造园活动就逐渐出现在上层阶级的生活当中,先是帝王、贵族、达官们的苑囿、宅园、离宫、别馆,进而是一般官僚、富豪、地主、商人们的园林,随后又是城市绿化、风景名胜区和名山大湖的开发与建设。人类社会愈进步、生活愈富裕、文化程度愈高,对环境园林化的要求也愈强。对于“生态园林”理念内涵的探索一直就没有停止过。从国内外的发展过程来看,我觉得生态园林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

①哲学思想层面:生态园林的实质是以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为核心,在和谐的基础上实现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是以创造生物和谐共荣的园林景观与环境为目标的。

②生态学层面:生态园林愈加重视生态学原理的应用和实践,以包括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等生态技术为手段,使物流、能流、信息流、生物流高效利用,期望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

③园林学层面:园林植物在生态园林中居主导地位,提倡和强调植物造景是生态园林的首要任务。通过保护各种自然植物群落和建立模拟自然植物群落,充裕园林的自然性,这也是人类热爱自然、尊重自然、模仿自然的一种必然选择。

④经济学层面:生态园林不仅追求量上的增长,更注重质上的提高,强调园林三大效益,即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从该层面理解的生态园林是以提高物质性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再生能力为目的的。

⑤园林文化层面:生态园林崇尚生态伦理道德,倡导绿色生态文明,力争在生态园林建设当中保持地域文化特色和文化艺术品位。

总之,生态园林不应该是一种统一、固定的模式,它可以从上面的几个层面去理解,但具体到生态园林建设和发展的实践就应结合具体的,比如具体某一城市的特点、条件、要求等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也即生态园林应该是动态的、具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和尺度,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是百花齐放的,只有具备这样的内涵的生态园林才是有生命的和可持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