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分类检索 | ![]() |
在中国的房地产界,万科无疑是一个响亮的品牌。它成立于1984年5月,以大众住宅开发为核心业务,是中国大陆首批公开上市的企业之一,也是其中唯一连续15年保持盈利增长的企业。2005年度公司营业额105.6亿,实现净利润13.5亿,净资产收益率为16.3%,入库税金逾14亿。至2006年6月30日止,公司总资产287.3亿元,净资产104.0 亿元。在进入房地产行业的18年里,万科业务涉足全国25个大中城市,累计开发并已交付住宅超过60000套,投入物业管理的项目80多个。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万科已成为目前中国最具知名度和最具开发实力的房地产企业,2004-2006年凭借卓越的企业实力连续三年荣登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第一名。
作为这家大型房地产企业的现任总经理,郁亮的名字与企业交相辉映,早已成为地产界职业经理人的典范。
1965年出生于苏州的郁亮,拥有经济学硕士学位。1988年从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系毕业之后,他被分配到深圳外贸集团公司。工作后的第二年,外贸行业转差,公司的业务上不去,郁亮便向公司领导呈交了一份进入零售行业的建议报告。然而,报告如泥牛入海,没有下文。在这样的情况下,失望的郁亮开始想找个有潜力的行业换一份工作。通过朋友的帮助,他的报告被交给了万科当时的董事长兼总经理王石。当年的万科还是一个由贸易起家,同时涉足展览、广告、影视、证券投资等行业的多元化企业,由于贸易形势在1987至1988年期间变得严峻,王石正有意进行经营业务的调整。郁亮的报告无疑契合了万科的需要,因而受到王石的重视,很快就约见了年轻的郁亮。而王石的重视也让郁亮很是感动,1990年即以普通职员的身份加盟了万科证券事业部,并于1992年担任公司董事会秘书,1993年任深圳市万科财务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1994年起担任公司董事,1996年任公司副总经理,1999年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2001年起任公司总经理,自此成为万科第二代领导团队的核心人物,并于2005 年再次当选为公司董事,任期3 年。
此外,郁亮还在2006年当选为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
在他的带领下,万科2001转让零售业务,全面完成业务调整;2005年启动万科第三个十年发展规划,与南都战略合作,“3+X”区域发展布局初步形成,完成股权分置改革;2006年实现与南都的并购,并于近年来掀起了整个集团向行业标杆美国帕尔迪公司学习的浪潮。
平和、稳健、低调的郁亮,骨子里是个极为自信的人。刚进万科时,每次要求升职加薪,都是他自己主动去找王石谈的。从进入万科的第二年,他连续三年获得公司的最高荣誉——企业优秀员工奖。拿到第三次他就声明不再拿奖,因为郁亮觉得这个奖项对他来说,已起不到更大的激励作用。当他觉得自己应该做部门主管时,就推开王石的门,直截了当跟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结果王石很奇怪地问,咦,你怎么还不是主管?当郁亮觉得自己可以做部门经理,又是如法炮制了一番,结果王石真让他当了证券事务部的副经理。对自己业绩的极度自信,使得郁亮在主动要求升职加薪的过程中,没有感到任何心理障碍而且获得了成功。
在自信的同时,郁亮也是个有决断、有毅力的人。九十年代初,王石敏锐地意识到了房地产住宅开发行业蕴藏的巨大商机,1992年率领公司确立了以房地产为核心业务的发展战略,将住宅开发作为主导方向,开始了剧烈的经营减法运动。万科的“经营减法”包含了三方面的含义:一是退出与住宅无关的产业,二是收缩住宅产业战线;三是减少房地产产品品种。经营业务调整的重任落在了刚刚升任董事和财务总监的郁亮身上。他当时是万科财务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虽然大市不好,公司仍是万科主要的经济支柱。郁亮以“壮士断腕”的精神率先撤销了自己的公司,将人员调回集团。在他的表率之下,万科“关停并转”其他产业的大小公司,共回笼资金1.3亿元以投入到房地产业,全面完成了业务的调整。
郁亮是一名肩挑守业与创业双重责任的职业经理人,极为重视企业的规范运作与创新,这也成为了他所带领的管理团队的特色。他亲自给员工上万科企业文化课,举例道:“万科二十几年来,王石董事长没有亲戚在万科工作过,因为他没有,我也没有。他给了大家同一个起跑线。”郁亮认为,万科平等的企业文化孕育着万科的创新精神。在讲创新、讲规范的同时,郁亮的领导风格是刚柔相济的。“我不愿意做‘霸气’的人,要让一个人信服你,尊重你,要靠精神层面的东西,不要靠物质上的东西。”不事张扬的郁亮认为,“你的想法,你的坚持,你的一言一行塑造你的人格魅力。” 因此在万科,员工可以对郁亮和其他领导的意见提出质疑,而郁亮会耐心地予以解释和说服。 “某种意义上来讲,我是蓝领工人,是口头劳动者,干的是体力活,”郁亮如是说。为了调动一个一线的总经理,他可以和对方谈八次话。“这本来是一个红头文件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以更柔韧的方式来完成,让他更了解公司为什么这么想,为什么这么做,因为他将直接面对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