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分类检索 | ![]() |
北京:量缩价升
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统计,北京楼市销售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但房成交量却一直在萎缩,自2007年1月以来,北京的楼市就陷入了量缩价升”的格局中。去年1-9月份,现房销售343.1万平方米,期房销售1062.6万平方米,分别比前一年度同期下降30.6%和9%,但房价却一直维持在13754元/平方米左右运行。
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最新“房价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北京房价同比上涨16.9%。
“作为政治中心的北京,其房地产的需求人群面非常广,其消费者来自全国各地。巨大的需求市场必然引起供给市场的不断膨胀,并且市场上大户型和别墅的份额超常增长,最终导致供过于求。
成都:量价较为平稳
据成都市房产管理局公布的信息显示,2007年成都市新开住宅的整体均价为5152.2元/㎡。较2006年均价4956.5元/㎡增加近700元/㎡左右,上涨趋势明显。郊区新开住宅楼盘的整体均价为4526.1元/㎡,较2006年增长 992.1元/㎡。2007年成都市主城区共成交商品房1332.13万平方米,较2006年成交面积上涨了三成多,涨幅32.05%。
据成都房地产交易中心提供的数据,2008年第一季度,成都主城区共成交商品房面积约187万平方米,交易量同比下降约三成;而供应量同比增加了约86%。季度末可售量达到了约1510万平方米,较07年同期增长28.6%。商品房的交易价格呈现相对平稳,小幅回落的态势。
戴德梁行分析师李孔瑞认为,成都商品房相对来说要“独立”,其独立性主要体现在起商品住宅的购买者区域构成基本保持稳定。本市人员仍是五城区住宅市场的购买主力军,因而,成都地区房价变动幅度并没有一线城市敏感。但他同时表示,最近的大地震有可能对成都地产未来的走势产生一定影响。
但与此同时,中小户型的投入远远达不到市场的需求,变形的产品市场导致了市场的不健康发展。”戴德梁行分析师李孔瑞说。
上海:量价齐升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展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显示,上海商品房整体均价保持相对稳定,维持在9100元/平方米左右。不过,商品住宅成交均价则保持在10500元/平方米左右,市场价格整体上涨过快。
2007年三季度上海商品房供求失衡的态势依然明显,批准预售量为720万平方米,成交量为101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供应量为578万平方米,成交量为878万平方米。因此,从供求情况看,上海住宅的可售量消耗非常大。
据戴德梁行2008年第1季度报告显示,上海在2008年第一季度全市住宅成交均价为每平方米11478元,比上季度略微下降3%
广州:量价相对“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