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末,深圳知名房产中介中天置业老总卷款潜逃后,拉开了中介行业崩盘的序幕。近日,深圳长河店面大规模关闭,号称全国第一的创辉租售公司在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店面接连倒闭,在北京,门店数量最多的房屋经纪公司中大恒基连续关闭门店50家以上。这种情况在全国仍在蔓延
在市场趋冷,交易萎缩的情况下,房产中介逐渐暴露出诚信缺失、违规严重等问题。
房产中介接连倒闭
2007年的冬天,对于房地产中介企业而言是一个严酷的冷冬。
"现在我们的日子非常不好过,每天门店冷冷清清,几乎没什么生意可做。一些已登记的客户明确表示,暂时不想买房。"近日,北京一位房产中介门店店长对记者说。
这位店长还向记者讲述了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一位工作人员联系客户是否买房子,这位客户不仅明确表示不想买房子,还反问这名工作人员,怎么还干中介工作,并询问他们什么时候关门。
根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数据,11月北京市2000多家房产中介中,二手房(存量房)月签约数在 1套及以上的仅为31家,绝大多数房产中介出售业务量为零。很多城市都只显示出寥寥无几的月成交量。据统计,自去年10月开始,北京的二手房交易量以每月10%的速度下跌,而到了2008年第一周,北京各区县交易量比2007年最后一周下降了40%。
而在去年9月份之前,全国房价一直处于飙升状态,上海、广州、北京、深圳的房地产市场一片繁荣,二手房成交量、价齐升,为抢占市场份额,房产中介几乎无一例外采取了扩张策略,有的中介曾创下一年开店100多家的纪录。
在宏观调控政策及高房价的双重挤压下,到今年初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有价无市的局面,这严重地冲击了房地产中介,出现了中介退市风潮。到1月份,这种退市风潮从深圳开始向全国范围蔓延。在深圳,包括创辉、世华等在内的1 6家中介收缩数百家门店;在北京,门店数量最多的房屋经纪公司中大恒基连续关闭门店50家以上,天宏东达、信一天等中介陆续退出市场,同样一幕还发生在广州、上海。
显然,在这种情况下,房产中介开展业务是非常困难的。有媒体在新闻报道时,甚至做出"房产中介排队赴死 "这样的标题。
分析人士指出,房产中介频频倒闭不是偶然的,与它的简单商业模式、盲目扩张和行业不规范密切相关。
房产中介诞生就蕴藏着崩溃因子
一个行业出现萧条,一些企业面临崩溃时,通过兼并重组行业重新洗牌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在中介纷纷倒闭的情况下,迄今为止并未发生一起并购案例。
我爱我家房地产经纪公司副总经理胡景晖认为,房产中介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产品线,没有固定资产,没有好的队伍管理机制,这样的中介注定不能产生并购。
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从表象来看,房地产中介纷纷倒闭,是行业发生变故,市场交易萎缩的缘故。而从深层次上看,房产中介从诞生那天起就蕴含着倒闭的基因,可以说绝大多数中国房产中介缺失"免疫机制",外界的风吹草动根本抵抗不了,更别说自我修复能力。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曹建海研究员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除了必要的、合法的附加值服务之外,支持当前中介行业增长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中介机构不合理地通过加价、骗取等手段转移社会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说,房地产中介的大量出现,事实上已成为房价上涨的一个重要推手。"曹建海认为,大多数房产中介属于以"寄生"方式生存, 这种寄生生存很难长久。
房地产中介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曹建海认为房产中介存在 "四宗罪",即制造虚假信息骗取定金和服务费;以"包销"的名义,隐瞒委托人的实际出卖价格和第三方进行交易"吃差价";挪用客户资金用于炒房、炒股、开设门店等;与开发商"唱双簧"炒房,哄抬房价。
除了自身的问题外,在商业经营模式上以量取胜也是致命弱点。据业内人士透露,很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