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清 道不明 没谁心有底
总结什么?花里胡哨的东西无人感兴趣,唯有调控一直牵动着众人神经,置身于其中的成都,难以回避。
今年很精彩,一边是政府出面表示调控绝不放松;一边是开发商跳出来哭穷喊吃不消;一边却又是购房者感觉房价依然居高。
你我既是参与者,也是旁观者。但此刻,政府、专家、媒体、你、你周围已购房的同事,恐怕心里都没底这出楼市大戏结局为何,是以男主角开发商死掉收尾,还是以女主角购房者殉情而死作罢,亦或其他。
情节总在发展,成稿当夜,央行静悄悄调低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释放出4000亿左右信贷资金。资金流向何处?若想说服他人,此钱将从银行手里流向嗷嗷待补的中小企业,兴许连央行都无法说服自己。
非正常行政措施高压下的房价,已然如收紧的弹簧。稍有风吹草动,便足以回归到正常甚至更高水平。央行释放出的信号,让人凌乱。
对房价的极度敏感,或源起于我们所有这些市场参与者。就像一辆公交车,上了车的人希望马上开车,没上车的人希望公车能等等他,上了车的人是希望房价稳定或上涨的既得利益者,没上车的人是希望房价下降的无房者。
角色总是在不断变化,既然早年靠跑龙套为生的周星驰,现今能被尊称为星爷。那些在车下人群中咒骂开发商无良的人,或许待一转身幸运挤上公车后,也会立马转身成为抗议开发商降价、高房价的坚定捍卫者,房价这个让人心态矛盾的数字早已超出了本身范畴。
买还是不买,还是再等等,这是个问题,但不是孤立的问题。因为今天的房价并不是突然降临到我们身边,畸形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才是高房价诞生的根本。
官方常说调控目的是让房价回到合理水平,“合理水平”这词语太过缥缈,回到哪里、回去多久才是我们和购房者想知道的答案。
调控,切勿仅止于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