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央电视台1套节目黄金档播出了一台电视剧,别拿豆饼不当干粮,讲述了潘长江扮演的豆包村长从一个软弱无能的小干部,带领全村老少走向致富的故事。而最近,一个本土主流网络的调查发现,最近一次房地产新政之后,40%以上的成都老百姓选择了对新政的效果不报希望。这也难怪,从2007年到现在,大小调控经历了无数次,这个房价依旧像城管与小贩之间的战争一般,你来我闪,你闪我来的态势。
这个政策就像是豆包一般,能堵住房价上涨态势一时,却难以堵住一世。难怪购房者中的“高人”弄出个什么经,仔细一看还句句在理。拿政策当豆包对待,这可不是千千万万战斗在买房第一线的消费者的初衷。追述到2007年,老百姓们不止一次的相信着政策会带来奇迹,然而等来等去,最后得到的却是新一轮的上涨。
俗话说,这成大事者,做事得够狠,就像刘嘉玲老阿姨扮演武则天的台词一般:“成大事者,至亲可杀”,这房地产政策想有效,虽不需要你这般绝情,但是至少也得搞死几个开发商灭灭他们气焰吧。从4.17新政到现在,除了几个沿海城市似乎被抽了点鸡血,其他城市的房价并无大碍。该涨照样涨,该骂娘的照样骂娘。
不够狠,做不到位,往死里整,又有其他的顾虑。别扭,实在是别扭,每一次的宏观调控,总是让一小部分人再次富了起来,而大多数人因为有了太多的期待,所以得到了更多的失败。今天降价的好梦还没有惊醒,明天却发现房价已经直上青云。
政策越来越像一剂蒙汗药,黄汤下肚以后,这本来清醒的晕了,这本来晕着的依然还在晕着。用一句时下最流行的网络用语来说:“这政策不给力啊!”
说了这么多,还是想表达一层意思,这宏观调控政策是给老百姓着想的,是为了更多购房者能买到房子着想的。可是,到最后所有人却都在问,房价何时反弹。这边还没有降价,却又要担心反弹。才大呼上当!其实这本来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却因为发生了很多次,变得“被正常”了。就像是IPHONE4本来通话就有问题,硬给乔布斯说是广大鸡友握鸡方法不对最后弄个强迫正常。
在这里,我想呼吁一下上面的“舵手”们,别拿政策不当干粮。请给广大的哥们姐们来一次给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