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后,新国八条落地的速度骤然加快,上海、北京等城市相继出台严厉的限购措施,各地市场从去年年底以来的井喷态势转入观望。
当前,购房者和房产商进入了势均力敌的拉锯战,市场的供需看似一潭死水,但水面之下却暗涌流动,新版限购令正引发三重效应:
市场面,严厉的限购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拉锯后,是否会引发类似2008年的退房潮?产品面,对住宅地产需求的打压,是否会挤压资金涌向商业地产?公司面,主流的房地产开发商是否会在今年出现分化?《每日经济新闻》兔年首期房产周刊,将为您揭开谜底——
◎一重效应·退房潮隐现
上海1月新推楼盘订金逾期超百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上海部分1月份新开盘的楼盘进行统计发现,这些楼盘的订金逾期次数已超过100次,其中更有部分楼盘撤消了数套预售合同。个别房地产中介机构透露说,有客户在限购令出台后撤消了订金合同。
新楼盘频现高撤消率
网上房地产网站显示,1月26日新开盘的齐河溢翠苑,当日新推房源共190套,订金逾期总次数达到174次,合同总撤消次数为4次。
于1月9日开盘的兆丰嘉园二期,新推房源251套,一共预售了45套,订金逾期总次数达到51次,并有2套已撤消售房合同;于1月18日开盘的莲花河畔景苑,总共售出46套,订金逾期总次数超过了43次;于1月27日开盘的金山名邸,订金逾期次数为11次。这三个楼盘均是第一次开盘。
佑威楼市专评网主编、佑威执行董事黄志坚说,订金合同分为“大定”和“小订”,“小订”是交纳购房意向金,“大定”则是签订订金合同。通常“小订”是可以撤消的,“大定”是不能撤消的。一般情况下,楼盘订金逾期次数应该不高,如果订金撤消次数占已售房的比例过高,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开发商人为虚假交易,炒作楼盘;另一种是受新颁布政策的影响。
国务院于1月27日出台的 “新国八条”,对限购令的范围和力度进一步升级。黄志坚认为,受限购令影响,部分购房者由于失去了购房资格而不能再买房,也有购房者因为对后市不看好而放弃购房,这都是新政下的正常现象。
退房压力显现
为了解上述楼盘订金逾期的原因,记者昨日在现场进行了调查。
齐河溢翠苑的销售人员说,他是新来的,不知道为什么会有那么高的订金逾期次数。售楼处其他的销售人员也不清楚原因。兆丰嘉园二期销售人员的解释如出一辙。莲花河畔景苑销售人员则明确表示,限购令出台以后,不少已订房者因为新政策不能再买房,所以不得不撤消订金合同。
上海中原物业顾问有限公司研究总监宋会雍说,这些楼盘的高撤消率不完全是因为限购令。因为上海在1月27日“新国八条”出台前曾出现过大规模的成交热潮,大部分购房者早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完成了交易,在这之后购房,受限购令影响失去购房资格的是少数。
不过,业内人士却认为,去年12月和今年1月刚好是成交最高峰,很多人因为贷款办不出来,导致被限购或被征房产税,造成退房。这个比例虽然不高,但体量应该会很大。
此前,上海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上海一二月份的房贷额度均被提前用完,导致暂时无法贷款的案例增多。薛建雄据此认为,上海新一轮潜在的退房压力已经开始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