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部浇灭成都地票交易 农地流转政策意见不一
短短半个月,成都为农村土地整治而创造的“地票”制就经历了冰火两重天,这个全国城乡统筹试点城市也因政策风向标地位,被卷入风口浪尖。
此时距离成都首轮“地票”交易尚不足半个月,当时推出的2000亩国有建设用地指标,成交均价高达每亩72.89万元。
本报从国土资源部获悉,成都“地票”暂停的根本原因是违反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参与国土资源部12月24日问询的成都社科院一位负责人告诉本报,当时“7个人分别来自国土部三个司,每个人提的问题都很尖锐”,但成都方面也显得很有准备,“通过摆事实、阐述理论依据和改革逻辑,详细汇报了改革的决心和目标”。
对于成都有关方面决定暂停“地票”的原因,上述负责人的回答是,“暂缓有政治上的考量”,也是“综合相关部门意见的结果”。
但知情人士透露,国土资源部出面“叫停”成都“地票”来自于更高层对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意见。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同样持反对意见,在他看来包括成都在内,所有全国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对农民的拆迁补偿都太低,造成对农民的严重损害。”该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