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 房产资讯 -> 专家观点

10年地产辛酸泪,半夜三更赶软文

来源:成都慧人房产人才培训网    发布时间:2011年1月7日    更新时间:2011/1/7 11:20:36    

今儿个是来写软文的,按理说软文这活计还排不到哥头上,只要出个半版的钱,自有老记可以搞定。可这临到要排号的节骨眼上了,KFS老板居然稳起了。

这可不是黄老板的作风啊,想前面做售楼处,30几万做的绿化,不满意,还不第二天就给拔了个精光,然后花了40多万去弄了两颗胸径60cm的老银杏出来扎场子,就像老胡私下说的,老黄这人,做什么事情,好面子,好口彩,不愿将就,钱反而在其次。

得,等了360天啊,就等这么一伙射,今儿该摆谱的时候,咋就不给力了呢?

莫非,老黄这是受了他旗下总代品牌Givenchy、Giorgio Armani这些假洋盘的影响,要搞什么“低调的奢华”。

我的个奶奶呀,卖房子哪能不吆喝呢?

你不满世界吆喝,那些天南地北的投资客怎么来?没有投资客,没人拿这个盘跟北京上海10W、8W的豪宅比,你又拿什么做价格杠杆,拿什么哄抬房价呢?

你觉得自己这是私下惠顾老客户,但老客户也许并不这么看,人家指不定以为你这是狗肉不敢上正席呢,你觉得自己诚意十足,人家或许还觉得你心大八大。

以前以为买房子的,人生大事,都是十足十的理性消费、精打细算。做了十几年房地产,自己也买了几次,这才回过味来,哪个人打兜里把沉甸甸的现金掏出来的时候不是血往头涌,哪个人扔钱出去的时候心里不是两个字“拿下”!

所以任大嘴说得对啊,房价贵么?有人抢那还叫贵么?

得,受限供应,全民需求,无序竞争,再加上信息不对称,一头鸡血的购房者还不是看哪热闹往哪钻,真有人懂得怎么去分析产品、分析规划、分析性价比么?

要说产品,说实话,这盘子绝对是少有的由代理公司直接主导整个产品规划、选型、测算、研发和过程控制的案例。

我们看惯了常规的房地产开发模式,开放商拿地,然后出设计任务书,大概划定项目的风格、户型配比,然后委托设计机构按照控规条件摆体块,体块都是现成的,无非是以前的户型、单层平面,组合一下、拼一下,算算间距、日照、技术经济指标,OK,收功!

好点的,总平上做点造型、道路关系、绿化关系、相邻关系、天际线,都照顾到,已经很不错了。

设计师自顾自摆自己的积木,谁又真正关心到积木里的人,怎么过日子?

好一点的方案,拿到大点的KFS手里,少不得全国各地的复制,又有谁关心过各地民众生活习惯的异同,生活方式的进化?

刚回成都的时候,看到L地在神仙树做的那个盘,得,这不整一个世纪同乐么,还是一样窄的楼间距,还是一样的南北朝向,还是没什么绿化。

须知成都人对南北向一直不敏感,本来日照就不多,本来也没有梅雨季,必须一个朝南的晒台,本来上海的房子朝南不种树怕挡了光照,成都则是唯恐树不够多……

现在还这样,有了圣约翰名邸,现下在做圣路易;有了柏仕晶舍,现下就有柏仕公馆;也一样有了L地世纪城……

还有S创做的那个项目,为了保证外立面的规整,彻底牺牲产品的舒适性,本来就一住宅项目,非得弄得个写字楼一样,至于么?还不是放不下板儿爷内个范儿。

好些代理商虽然知道消费者的口味,可方案调整意见一弄出来,人家设计院一句“你内个户型进深不对,摆不出来”,或者“你这个调整造价影响太大,不划算”,便立马咽气吞声。

优化建议的造价你没法量化,相对应在销售中的利润影响、销售周期的影响、对实际投资额的影响都无法量化,那不就等于没说么?

人家说,光口J不产崽儿,就是耍流氓嘛。

得,扯远额,像琥珀这种产品,2以上的容积率,可以全部做成一梯两户纯板式的洋房,而且楼间距要达到30-50米,而且80%的户型配比还要控制在110-120平米的最适面积区间,而且一梯两户多层电梯得房率还要在90%以上,而且户型还必须方正,分区、流线清晰,特点突出,而且还要留出足够的公共中庭绿化,以及组团绿化,还要保证足够多的客户都能在家直接享受大景观,还要……

你说这样的规划条件,谁来接?

至于像琥珀这种,每个组团都是圈层组团,底楼每户都有大面积私家花园,整个园区的空间分成公共、组团与私属三层关系,并且具有社区、组团大厅、单元门厅三重客源识别的递进关系,以及组团间自然形成的圈层和邻里关系,则更是为使用者在空间中进行的创新了。

做这么久房地产下来的感受,真正的好房子,不是你第一眼上去就感觉惊艳、珠光宝气的,而是让你看上去自然舒服,左挑右捡却找不到瑕疵的。

就像我喜欢的两个好莱坞女性,大多数男性第一眼会直接拿下安吉丽娜朱莉这种大嘴奶牛,特点够炫啊;而沉得住气的老手,则会找斯嘉丽约翰逊这种,方寸尺度、左右得宜,韵味悠长的。

记得以前在做九间堂的时候,便有体会,大多数迷信中式产品的KFS,总是习惯于往常规的联排产品上堆砌诸如马头墙、瓦当滴水、飞檐翘角、花窗斗拱这些中式符号,行内人惯称穿衣戴帽,这叫中式么?

中式真正的精髓,画地为空、以虚为核、天人合一的空间精神,则少有人体悟,是以许多人到九间堂,看外形不觉中式,留恋其内才知梁思成关于我们的建筑形式、生活方式都不与西人相同,所指何在……

从居者的心态去理解空间,这或许是从一个工匠、一个炒家,进化到真正玩家的必经之路。

我不敢说琥珀的产品比当年的九间堂更好(那样戴老板方总是要来砍人的),但至少我们研究产品的心态是相同的,我保证这玩意儿以后是能住人的,而且住得不别扭。

您说这样的产品,如果再加上中央空调、地暖这些基本配套,得多少钱吧?现在不都流行飞一会么,我合计,就算不飞,吃着火锅唱着歌,怎么的也得8K吧(要知道那地方,这种产品楼面地价都破5K了)?

可人老黄不干,这辛辛苦苦忙一年多,老黄的意思,不图赚钱多,就图赚个快活,按人老黄的说法,就打卖到1W,讨人骂不说,你多赚了钱,一多半还得交税,增值税50%,完了所得税还得再来20%,赚1W到手的不过3、4K,然人家拿了大头的官爷还得数落你哄抬房价,你怨是不怨?与其这样,还不如自己少赚点,少帮D国打点工。

要说这个觉悟,还有一位我很敬重的中铁老领导也是认识深刻,人家就说了,要在D国赚钱,赚到几个亿,到头来总是国家的,赚到几千W,那是集体的,赚到几百W,你揣兜里人家或许才不找你麻烦。看看黄、看看周、看看牟、看看杜,还真是这样。

所以,涨价最狠的,往往都是“长子”们干的事儿,因为“长子”的考核标准不一样,人家是回款定绩效、绩效定岗位,跟税收什么的无关。能涨价,那是能力的象征。

上帝呀,我想涨价,KFS反而不乐意,这叫神马事儿,我的没拿溢价的……

最后通知一下下,8号上午9点首批房子排号,想捡便宜的来,准备一张农商行的2W元定期存单,就这么简单……

新老朋友就不单独通知了,没看到的别怪我。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