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国土资源部获悉,地方土地交易“异常情况”上报机制已经启动,所有地方土地交易溢价超过50%或者单价刷新高的地块,都需要通过土地监测系统直报国土资源部。此次被圈定为上报“异常情况”范围之内的有105个城市,“北上广深”和合肥、南京、苏州等主要二三线城市均名列其中。
“调房价”效果不彰:直接“控地价”吧
临近岁末,国土资源部和住建部再次表态,加码房地产调控。
记者获得的一份上报土地交易“异常情况”的材料表明,地方政府不仅需要填报宗地资料情况,还要把地方全年供地计划完成情况和保障性住房用地完成情况,以及区域地价和房价的环比、同比数据一并填报。
最近,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已约谈了12个县市的主要负责人,就土地违法比例高等问题展开问责做好准备。
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日前撰文坦言,房地产调控面临的难处之一就是地方政府短期内依然要依赖土地财政,自从4月份开始新一轮房地产调控以来,很多地方的土地出让溢价并没有下降。
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专家透露,2010年的初步数据表明,全年城市土地出让价格不降反升,同比上涨了37%。这对于2012年及以后的房价,将产生很大的上涨压力。
记者了解到,《通知》中已将抑制地价也作为一项土地管理工作,即如果土地调控和房价上涨压力加大,不排除通过约谈等方式对地方政府负责人进行劝诫。
行政管制加剧市场扭曲?
此次出台的《通知》显示,政府将运用行政手段直接调控地方的土地价格和土地交易溢价率。此前,北京等城市已经展开直接限制溢价率的做法,并开始采取对单价高于3万元/平方米的楼盘不予发放预售证等限制措施。
鉴于前几轮政策并未对房价形成有效压制,业内人士认为,接下来,政策着力点或从供需市场的间接调控转向价格管制的行政直接调控。
但对于此类行政色彩浓厚的价格调控措施,部分业内专家表示了异议。杨红旭认为,虽然国土部要求地方政府对溢价率进行监测和监管,但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调高土地出让底价的方式,降低溢价率。
北京最新的一个地块竞标即能作例:12月21日,有消息称,中信集团已经竞得北京“中服”Z15地块,另外由11家企业组成的联合体则竞得Z14地块。“中服地块”本是北京年底最大的热点地块,然而北京市通过限制出让条件等一系列方式,将此地块变成了一个楼面地价不超过2万元的“非热点地块”。在实际操作中,该地块也通过拆分,使得总价不会成为“地王”;同时通过提高容积率和出让底价,使得单价不会成为“地王”;最后通过综合评标,将最高报价者出局,实现地块的平稳出让。据《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