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刺激政策退出与否的不确定性之下,成都房地产市场预期也呈现出多种可能性,房地产业再次站在了“岔路口”。
2008年10月2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央行等多个中央机构罕见地同时推出刺激楼市的“一揽子政策”。此后,各地方政府积极跟进,以“北京15条”、“上海14条”、“成都16+8条”等为代表的救市新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以此为标志,房地产宏观调控由抑制向扶持全面转型。
在全面的救市政策刺激下,2009年中国楼市的急速复苏令市场咋舌,成交量屡创新高,市场库存一扫而空。在充裕流动性和投资热情的带动下,地价、房价也一路走高,全国各城市“地王”频出,房价亦再创历史新高。
如今,一年时限即将过去,一些救市政策也面临存废选择。市场在“优惠政策退出与否”的不确定性下,再度变得微妙起来。
同时,与住房消费优惠政策取消预期一起出现的还有对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向预期。在资产价格持续走高并出现泡沫化迹象的背景下,未来的宏观政策将如何定调,宽松货币政策是否酝酿退出,都备受市场关注。
未来两个月,包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内的一系列重要会议即将召开,为明年的经济政策定调。在此时间节点,总结这一年政策的得与失,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或许能够为未来的房地产业的政策制定提供经验与教训。
基于此,本期专题试图从住房消费、房地产开发资金和土地三个层面的政策走势入手,解析刺激政策是否退出以及可能给市场带来的影响,力图梳理出未来政策变化的可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