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 房产资讯 -> 政策法规

政策风向悄然转变 成都楼市存变数

来源:焦点成都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12日    更新时间:2009/10/12 9:41:00    作者:fcrc114.com

  购房优惠政策难延续

  对于二手房税收减免和利率优惠明年是否延续,目前政府相关部门还没有明确的表态。不过,房地产业内人士和专家普遍认为,目前房地产市场环境已经不再是去年的低迷状况,反而是开发商资金充裕四处圈地,房价高企民众难以承受,因此,当初为了“救市”而出台的优惠政策难以延续。

  住宅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近日出席论坛时表示,楼市政策的风向已经开始变化。秦虹说,由于上半年楼市回暖过于迅猛,因此下一步政策将转向保稳定为主。目前楼市保稳定政策的着力点将会体现在三个结合上一是保增长与保稳定的结合;二是短期政策与长期政策的结合;三是政策的稳定与政策的完善相结合。楼市在此基础上,将会出现一段较长时期的平稳上行的发展态势。

  中国社科院财税研究中心秘书长张斌也认为,贷款大规模投放是房价上涨的重要因素,而各地银行都有所收紧二套房贷,比如审核更加严格等,因此,从抑制房价角度来讲,税收优惠政策也不应延续。

  “政府不可能再次‘救市’了。”深圳市众厦地产战略研究中心总监林晓华昨日更是明确表示,目前楼市存在泡沫,是政府不愿看到的。以深圳为例,普通住宅供应少,价格高,而开发商没有资金压力,不断试探性高价开盘,四处圈地。林晓华认为,优惠政策今年年底结束后,明年不太可能延续。

  年底前是开发商出货机会

  楼市优惠政策结束前,是否会出现恐慌性入市,带动一波成交潮?记者采访发现,市民对于这一点,似乎并不太紧张。“买不起,即使明年不延续优惠,也还是买不起。”市民陶先生对记者说,目前唯一能够吸引他买房的,只能够是开发商打折促销,将价格实实在在降低一些,否则,银行利率是否打折、二手房税费是否减免等都不是他买房考虑的重点了。

  众厦地产战略研究中心总监林晓华分析,年底前确实是开发商出货的好时机,但优惠结束前未必会引发购房小高潮。林晓华说,深圳楼市的刚性需求在上半年已经基本释放,目前还没有买房的刚需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购买力不够的,买不起的;另一种则是已经拥有一套住房,并不是非常迫切需要购买第二套房的。因此,如果开发商继续高价卖房,市场观望氛围依然还是会非常浓厚。除了部分投资和投机性需求存在,令豪宅市场仍会保持一定温度。

  明年一季度或现买房时机

  如果明年楼市优惠措施取消,对于置业者最直接的影响是什么?例如,按房贷尾款100万元、贷款期20年、八五折的贷款利率计算,购房者须支付利息100万元左右(5.94%×0.85×20×100万=100.98万元),如果按照基准利率的七折计算,购房者所支付的利息约为83万元(5.94%×0.7×20×100万=83.16万元),两者相比七折利率可为购房者节省17.82万元的利息。换言之,如果明年七折利率优惠措施取消,那么“房奴”供房的压力就重新加大了,再加上深圳房价已经升高30%至40%,买房对于工薪阶层来说,似乎更遥遥无期了。

  联合证券房地产研究员鱼晋华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年底之前楼市仍然延续“量跌价升”的局面,而优惠政策又取消,那么市民的购买力将会降低,间接影响房地产市场。

  众厦地产战略研究中心总监林晓华认为,明年第一季度或许是买房的时机。因为如果优惠措施取消,而深圳楼市供应明年初也将加大,竞争激烈,开发商购买了土地后,也消耗了部分资金,那么可能会出现较多促销。他建议目前市民不要跟风入市,如果实在迫切需要买房,可以留意一下二手房市场,而新房由于开发商开价较高,存在泡沫,不宜追高。(深圳商报)

  “地段,地段,还是地段。”这个被地产界视为金科玉律的理论,在成都楼市已过去的十余年里屡屡被论证。继“为下个十年选房第一法则———选择开发商品牌”后,紧随城市发展方向,在未来10年城市的热点区域购房,是本届秋交会上购房者应遵循的第二法则。

  顺着一、二、三环买房的原则只适用于“摊大饼”时代,今日的成都,正在“全域成都”、“四大新城”的规划理念下科学扩张。以新都-青白江、温江、郫县、双流、华阳、龙泉6大组团为基础进行功能整合形成的东、南、西、北四大新城与全新的中心城区,各具功能定位与发展特色,却并不孤立。沿四个方向发展的高快速交通走廊、地铁线路,将老、旧新城有机联系,整个成都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变身国际化大都市。

  在2010年将达到3681平方公里的大成都里,搞清城市规划与建设节奏,紧随城市发展方向并划定热点区域,是挑准投资、居住两相宜房源的必要条件。

  告别“摊大饼”

  成都迈向“四大新城”

  成都的建设始于周朝末年,城市格局从秦朝开始就形成了一个“圈”。从秦朝的一套城墙到唐代的两重城、明清的三重城,成都城市空间格局扩张历程一直呈圈层演进。新中国成立后,城市空间结构突破古城范围快速扩张,城市布局以旧城为基础,向四周紧凑发展,道路网采用环状加放射的布置模式,由内环、一环、二环、三环向外蔓延,形成单中心同心圆的圈层结构,成为典型的“摊大饼”。

  这种城市自由蔓延和盲目扩张的模式,最终将原来完整的城市结构、城市文脉、人际关系、邻里和住区结构打破,形成过分依赖汽车、能源浪费和破坏环境等城市问题。成都近年来日益严重的堵车状况便是问题之一。近年来,新城市主义及延伸出的“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等理论,日渐获得规划界认可。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创立50周年大会上,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也提出:“无论从国外城市化的历史经验,或我国国情来看,建设用地的紧凑度和城市的多样性,应该是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

  彻底告别“摊大饼”的成都,去年以“四大新城”的全新规划宣告蝶变开始。南部科技商务城、东部工业商务城、北部商贸城、西部健康休闲城,在各自原有的地理气质上升级换代,形成“南北展开、东拓西连”的区域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出台后,四大新城都铆足了劲,各展所长,迈向全新发展阶段;中心城区也不甘示弱,努力裂变,与四大新城同台竞技。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四大新城格局形成,圈状居住格局将被打破,新兴的居住热点也逐步呈现。

  东西南北中

  城市蝶变创造居住新热点

  四大新城规划出炉后,去年成都市已经投入50多亿元用于新城建设。南部科技商务城、东部工业商务城、北部商贸城及西部健康休闲城的特质,也伴随着建设轰轰烈烈的进行愈发凸现。看准每一座新城的发展方向与中心城区的规划思路,抓住旧板块升级换代的机遇,理顺即将迎来蜕变的新兴热点区域后,再下手置业不迟。

  定位于“一座以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为主导的科技商务新城”,南部新城迅速吸引了众多世界500强企业、金融机构、品牌开发商进驻,成为成都的新中心。依托优越地理位置和环境的西部健康休闲城重打宜居牌,住宅产业和旅游业蓬勃发展。以国际商贸为核心的北部商贸城在旧城改造、地铁、快速道路建设的基础上,商贸、物流、会展、酒店业焕发生机。工业商务新城东则引入汽车制造、工程机械、电子元器件等现代制造业,形成以现代制造业、生活居住、旅游休闲、教育科研等6大功能为主的生态型城市新区。

  老城区也不甘示弱,“两轴四片”的规划方案与1100亿元的资金投入,令人民路、东大街、红星路-盐市口片区、天府广场-陕西街片区、骡马市片区、猛追湾-游乐园片区的全面改造建设火热推进,美国铁狮门、香港九龙仓等多家知名地产企业也参与到“两轴四片”的改造工程中来。

  根据特色鲜明的规划和建设方向不难看出,老城区将继续发挥城市中心的作用,而不同术业专攻的人才则会向功能不同的东、南、西、北分流。人口的聚集将令新的办公地点、居住板块形成,占据齐全配套设施建设与便捷交通的区域,必将成为未来十年的热点板块,如新益州板块、麓山大道板块、东大街金融一条街、西高新、猛追湾RBD、金沙、城北等。

  快速交通

  引爆热点区域价值

  崭新的城市规划除了明确区域功能分区,还采用TOD模式,以轨道交通、快速交通、主次干道、支路体系带动等来促进空间形成。2020年,当成都面积扩张到3681平方公里时,大容量的公共交通能完全快速解决居民的出行问题,扩大居民的生活半径。届时,困扰人们多时的堵车状况有望得到解决,更多人将选择安全、环保、经济的公共交通在短时间内到达目的地,而不再依赖私家车。

<  完善的路网交通不仅令四大新城与中心城区连成一片,让城市在缩短的时间中变“小”,轨道交通和快速交通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更给房地产带来发展机遇。快速通道、地铁将逐步打破之前形成的圈状居住格局,不仅能造就热点区域,更能提升热点区域的价值。

  快速通道对于人们生活的改变已经在成都内上演多次。天府大道通车让双流迅速融入成都,品牌开发商进驻让成都富人区从紫荆、桐梓林南移至麓山大道板块。光华大道开通让温江近在咫尺,并带动了大道沿线的房地产业发展。北新大道则如一部直达电梯,让“养在深闺”的新都突破交通瓶颈,迈上发展的快车。龙泉开发商正耐心等待老成渝路的改造完成,届时从东大街出发,一路上欣赏美景即可快速抵达龙泉……

  同时,更快速、更环保的地铁,即将于明年走进成都人的生活,地铁物业作为全新事物已经成功获得认可。率先通车的地铁1号线带来的物业增值已屡见不鲜,地铁站点上盖、周边的物业更是深受追捧。时代豪庭、中海·城南1号、中海·兰庭、华润·凤凰城、新希望大厦、伊萨贝拉、索尔国际的业主,大多已体会到地铁物业的巨大升值潜力。沿着地铁、快铁去买房,成为一种新的潮流。

  市建委相关人士透露,今年将重点加强“四大新城”交通、能源承载力,在道路等方面与中心城区全面对接,使“四大新城”成为城市核心功能的拓展区域,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承接经济、人口转移的重要载体。成彭高速入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