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保险形式补偿各种巨灾风险造成的伤害,是当今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在国内保险市场上,地震灾害在寿险中基本不属于免责条款,而在财险中大多属于除外责任。
能为地震“埋单”的险种主要包括:寿险、个人意外伤害险、个人意外医疗险、学平险、旅游意外险等包含意外伤害损失赔偿功能的保险。具体能赔多少,要看保险条款具体规定,不过,通常来讲,单笔理赔金额都不会很大,通常在数千至数万元。
“目前,在我们所销售的保险产品中,除外责任主要为犯罪、自杀、吸毒、酒后驾驶、高风险活动、战争、核辐射等造成的人身伤亡。绝大多数人寿保险和意外险都未将地震纳入除外责任范围。事实上,只要是意外事故引起的被保险人死亡或残疾,除特殊说明,受益人都能获得赔偿,其中包括地震、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原因。”太平人寿的保险专家告诉记者。
相比寿险来说,财险公司的多数险种基本将地震“拒之门外”。比如,在车辆险等主要险种的承保范围内,基本不包括地震造成的损失,但部分建筑工程保险和安装工程保险会包括地震险。另外,在大部分家庭财产保险中,地震也被列在免除责任范围之列。不过,部分保险公司也会把地震列入附加险之中。一般来说,投保者以房屋价值缴纳保费,地震附加险的费率通常为主险的10%。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最近有关家庭财产保险、人身意外保险等方面的咨询多了起来。问题集中于地震为何是财产保险的除外责任、是否有专门的地震保险、台风等灾害是否可获保险保障等,为此记者咨询了保险业人士。
保险业人士介绍,地震和海啸一般被排除在家财险、车险等的赔偿范围之外。这是由于地震的涉及面和赔偿金额超过保险公司的理赔能力,因此作为特定的自然现象,将其做除外责任处理。
不过,这只是指财产险的主险产品而言,而地震却可作为特别附加险投保,一些财产综合险或财产一切险等主险中,会有若干扩展条款可选择,其中就包含地震保险。此项特别附加险,需要单独申请,并报总公司批准。
地震附加险的保费与主险收费相关。根据不同的保险标准,地震附加险的费率有所浮动,一般在万分之五至千分之一之间,风险高,费率也高,例如砖混结构建筑的保费,就会比框架结构来得高。
保险业人士称,相对地震巨灾而言,台风、暴雨等只算普通风险,此类风险一般会包含在财产险、车险的保险责任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