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 房产资讯 -> 政策法规

国家将出台更多税收政策提供支持

来源:成都慧人房产人才培训网    发布时间:2008年5月23日    更新时间:2008/11/26 15:42:00    
    昨天,业内权威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即将到来的灾后重建中,国家税收政策将会发挥较大的作用,相关部门可能出台有利于灾区医院、学校、交通、通信、电力等公共基础设施重建的税收优惠政策和措施。

  这位人士说,目前,全国税务系统正在继续做好本系统抗震救灾的同时,从税收政策和组织收入等方面积极支持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在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减免问题上,可以考虑对参与重建灾区医院、学校、交通、通信、电力等公共基础的公司给予优惠。

  此前1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曾发布《关于认真落实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要求财政税务机关贯彻落实好现行税收法律、法规中可以适用于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优惠税种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资源税、契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进出口税收等。

  “19日通知中的优惠是现行法律框架内的一般减免。”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预计,财政部和国税总局还会推出针对本次地震灾害的特殊减免。

  在刘桓看来,在下列领域可以采取特殊税收减免:取消对捐赠款项在应纳税所得额中的抵减限制,允许100%抵扣;对于捐赠的物资,允许减免流转环节的增值税;给予参与灾后重建的房地产企业减免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的优惠。

  另外,刘桓认为,应对受灾地区纳税人按《增值税暂行条例》和《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的高起征点执行。这样可以使不少纳税人免去纳税义务,从而促进灾后重建工作的展开。

  浙江省温岭市政协委员江勇兵,则建议对遭受重大损失的纳税人,酌情给予减征个人所得税半年或一年的照顾。

  相关新闻:

  建设部多批专家紧急入川 房屋应急评估备战重建

  5月20日晚上10点半,正在都江堰地震灾区进行房屋应急评估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葛学礼,刚刚开完评估方案工作会议回到房间。

  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作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的第一批房屋应急评估专家,葛学礼在5月14日到达都江堰,他已经在这里连续工作了8天。

  本报记者从灾区前线获悉,目前数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房屋安全评估鉴定专家正在都江堰、德阳、什邡、绵竹、广元等地开展排查式应急评估工作,甄别基本完好或轻微破坏的建筑交给当地的抗震救灾指挥部,由指挥部统一安置灾民应急避难。

  “还有大面积的房屋和建筑需要进行应急评估。下一步的工作重点除了继续推进房屋应急评估外,将展开房屋震害调研工作。通过收集详尽的灾损情况,摸清详细的受灾破坏程度,以便为灾后重建提供调研支持。”葛学礼说。

  排查式应急评估紧张推进

  地震发生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立刻启动了抗震救灾工作。在建国后历次重大地震灾害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在此项工作中充当了建筑抗震技术领域“国家队”的作用。

  5月13日,建研院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5·12汶川县重大地震灾害的抗震救灾工作,并成立了“5·12”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工作组,明确了第一批建设部组织的赴四川灾区进行灾后房屋鉴定和检测工作技术指导的专家组8位成员。

  截至5月17日,建研院在短短四天内已经派出四批专家组奔赴地震灾区参加抗震救灾工作。第一批于5月14日奔赴都江堰,5月16日第二批前往绵阳的长虹集团,同一天第三批专家飞赴德阳,5月17日第四批专家组再次奔赴绵阳。目前建研院分布在四川都江堰、绵阳、德阳、什邡、绵竹等地震重灾区的专家人数已达到51人。

  “专家组到达灾区后一直在对当地震后房屋的损坏程度做应急评估和安全鉴定,尽早让露宿的群众到满足安全要求的房屋中避难。同时也对灾区周边地区抽调的质检队伍做一些相关震后房屋应急评估标准培训,提供可参照的一些相关技术文件。”葛学礼说。

  来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消息显示,截至5月1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组织201名专家赶赴灾区,初评鉴定房屋建筑180万平方米,并培训当地评估鉴定技术人员140余名。

  葛学礼告诉记者,应急评估工作一直都是采取排查式的方式推进,但目前还没有最新的统计数据,预计全省已评估面积近1000万平方米。但是仅都江堰当地就还有大量建筑需要进行应急评估。除了住宅外,公共设施如医院、供水、供电、供气等市政设施单位、学校、银行等部门都要进行重点应急评估。如果银行能以最快时间投入正常运营,不仅方便灾民,也将为灾后重建工作提供更好的财力和金融支持。

  地震之后,都江堰大部分房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损毁。很多房屋发生倾斜,但并未倒塌。由于不知道房屋是否安全,许多百姓都只能被安置在户外。

  “短期把灾民安置在户外或帐篷,但是时间长了灾民很不方便。如果评估推进得更快,就可以让灾民早回家。所以目前我们<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