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 房产资讯 -> 政策法规

上海:明确保障房建于交通便利带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08年4月7日    更新时间:2008/11/26 15:42:00    作者:佚名
    对于挤在老西门一间10平方米的吴耀华一家三口而言,他们搬进新家的希望不再仅仅是等待拆迁。

    3月31日,《上海市2009年住房建设计划》公布。在上海市房地局公布的这份计划中,住房保障成为重中之重。

    保障先行

    根据计划,2009年上海市住宅用地供应约1000~1200公顷,其中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用地不低于25%。这意味着至少将有250~300公顷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用地在2009年上市。2009年,上海计划新开工住房面积1800万平方米,新建、配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达400万平方米,配套商品房达400万平方米,两者共计约占新开工住房面积的45%。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海市近期的一系列政策说明,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思路正在发生转变,已经从全局性调控转向保障先行。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所副所长杨红旭对本报表示,自从2000年上海市内外销房并轨以来,经济适用房就鲜被提及。此次停滞多年的经济适用房制度得以重新启动,意味着上海楼市多年来以商品住宅为重心的时期即将转型。

    在2009年住房建设计划中,上海市也对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分布作出了不同于以往的明确规划——将优先在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完善的区域安排供地,主要集中在轨道交通沿线、中环线和外环线附近建设。另外,结合中心城区产业调整、工厂置换来安排一定量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用地。

    这是上海市首次提出将在中心城区和交通便利的轨道沿线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在此之前,上海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大多建设在外环以外,且大多远离轨道交通,交通极其不便。

    然而也有业内人士担心:“究竟在交通便利的轨道及环线沿线有没有这么多土地用于建经济适用房?”

    两极分化

    从2009年住房建设计划来看,上海的土地供应相对有所放闸。但分析人士指出,从目前逐渐放量的楼市需求来看,2008年上海楼市2500万平方米的计划竣工面积并不宽裕。而且,计划中体现出的上海市土地和住宅供应两极分化日趋严重的趋势也不容忽视。

    根据计划,在2009年上海住宅新开工面积中,浦东、卢湾、徐汇等10个中心城区约占28%;宝山、闵行、等近郊区约占34%;南汇、青浦等远郊区县约占38%。

    如果按照环线分布,则全市住宅新开工内环线内仅占5%,内外环线间占25%,外环线外占70%。
相关数据显示,2006年,10个中心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县住宅成交面积占比各自为41%、30%和29%;2007年则分别是33%、32%和34%。

    比之此前公布的2008年住房建设计划,上海市2009年住宅新开工面积中,中心城区占比再度降低。多年对比下可以看出,上海市普通住宅的供应量已然日趋向远郊集中。

    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薛健雄表示:“在2009年住房建设计划中,浦东新区也划归到中心城区。如果不算浦东新区这个大区,中心城区无论是开工量还是新增供应,占全市的比例只会更少。”
 
    从持续紧张中心城区供需比来看,上海市中心房价的上涨更是几成定局。泰麒房产分析师何凌飞向记者透露,从2005年开始,上海市中心的供应量逐步减少。“以卢湾为例,目前仅有2个楼盘在售,静安在售楼盘不足5个,黄浦稍好些,也仅在10个左右。”何凌飞说。

    4月2日在上海举办的“2008中国房地产市场预测高峰论坛”上,易居房地产研究中心发布的《2007中国房地产报告》指出,无论调控与否,预计上海商品房价格都将基本保持上涨势头。2008年房价总体稳中有升,涨幅在10%左右,高端房的房价可能还会有20%~30%的上升。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