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出现了2宗重要的物业投资交易——中华企业拟以8.7亿元把万泰大厦转让给上海工业投资 (集团)有限公司;基汇资本收购所得的上海翠湖天地御苑18号转手予韩国未来资产金融集团。业内人士指出,贷款利率的上调和贷款门槛的提高,令不少开发企业颇感财务压力。一些机构投资者则发现这一机遇,期望在房地产市场作出更多的尝试。上述两宗交易便是案例。
据了解,两宗交易中一个重要的投资交易发生在两个本地公司之间。中华企业拟以8.7亿元把万泰大厦转让给上海工业投资 (集团)有限公司,而中华企业是于2006年10月以5.4亿元的价格竞买获得该项目的。对于本次交易,中华企业(600675)日前公告称,为加快资金周转,促进资金回笼,中华企业公司拟将万泰大厦项目整体转让给上海工投,交易尚须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批准。资料显示,万泰大厦位于上海乌鲁木齐路470号,占地32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28747.16平方米,为综合性项目。
银根紧缩之后,在上海房地产市场资源甚广的中华企业,似乎也感到资金压力。据资料显示,中华企业目前在上海南汇航头板块的在售别墅两河流域·南郊中华园项目,今年1月17日推出130套别墅,房型面积约181~269平方米,网上参考均价13500元/平方米。截止昨日18:00,该项目已售别墅45套。
另一个收购成功的重要投资交易,为2006年被基汇资本收购所得的上海翠湖天地御苑18号,转手予韩国未来资产金融集团。改项目在基汇资本收购后,已被改装为顶级酒店式公寓。据报道称,当初以6亿元总价购入的18号楼,此次转让总价逾9亿元。在不到两年时间内,该栋物业的市场价格上涨50%。
来自世邦魏理仕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本地机构投资者继续活跃于上海及长三角周边地区,其关注目标分散于各种物业类型。近期闲置用地必须在两年内动工的政策,为投资交易的成交增添了一些紧迫性,且收购趋势将不断蔓延。邹毅表示,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投资机构,关注上海的成熟类物业,比如酒店、服务式公寓、写字楼物业等。他同时表示,由于限外令的作用,目前活跃在上海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机构,大多是内资机构、以及在国内设立公司的外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