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华人置业集团发布2007年年报称,公司去年公司营业额约8446.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77.3%;毛利为1936.5百万港元,较2006年同期上升1.1倍。
事实上,截至昨日,已有超过30个地产上市公司公布了2007年年报。昨日,《每日经济新闻》在对部分已公布2007年年报的地产上市公司进行梳理时发现,大多地产上市公司2007年的净利润、营业额都较2006年有所上升。
数据说话:房产上市企业利润维持高位
尽管宏观调控不止,但在2007年房价整体上扬的大背景下,较多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净利润,还是同比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
部分地产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显示:栖霞建设2007年利润总额为6.31亿元,较2006年同比上升70.09%;金地集团2007年利润总额17.97亿元,同比上升166.39%;万业企业2007年利润总额5.56亿元,同比增加222.22%;万通地产2007年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增长461.14%;泛海建设2007年净利润65318.72万元,同比增长超过150%;SOHO中国2007年纯利润19.66亿元,同比增长477%……
在谈及华人置业集团2007年全年业绩时,该集团主席、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刘銮雄表示:“集团的毛利增加,主要是多个利好因素所支持。集团因应租户收入增加而调整租金,使多个投资物业的租金收入较去年增加。此外,重新包装的商场亦为租金收入带来显著增长。”
原因分析:营业额增长得益于快速销售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房产开发企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展,因此开发销售的房源量也有一定增加,从而导致营业收入的增加。
事实上,多家房产公司净利润的增长,都与销售量上升有较为密切的关系。购房者越来越青睐品质较高及有实力的开发商的楼盘,因此,在宏调背景下,知名房产企业销售额不会受到很大影响。
复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年报称,2007年全年,复地集团营业额及毛利分别较上年度上升58.8%及30.2%。对于营业额增长,复地集团总裁范伟表示,主要是2007年度项目入账面积比2006年增加,入账物业的售出价格也较上年增加。回顾2007年,该集团销售总建筑面积约为78.109万平方米 (含集团拥有股权的合资公司项目),按权益计,销售面积较2006年全年约增长30.1%。2007年,复地相继有40项项目 (含集团拥有股权的合营公司项目)处于开发过程中,总建筑面积约为253.0402万平方米。
金丰投资3月8日发布的年报亦显示,2007年,公司营业收入12.1579余亿元,较2006年增加235.15%。
金丰投资认为,营业收入的大幅度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正步入房产开发项目的收益期,金丰蓝庭、海上梦苑等多个项目均有销售收入入账。因此,住宅开发业务收入、利润与2006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时,2007年全年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总额较2006年增长39.26%,创历史新高。
房屋售价上涨是主因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局部区域房价的上升,亦是房地产开发商营业额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对于营业额的增长,SOHO中国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在该年结算的销售并交付使用建筑面积及平均售价的增加。结算的建筑面积由2006年的84143平方米,增加至2007年的282052平方米(不含车库)。结算物业的平均售价由20403元/平方米,上升至2007年的24441元/平方米,增长幅度达到20%。
与此同时,首创置业股份有限公司年报称,截至2007年底,全年营业额48.71亿元,较2006年同期上升139%。期内,销售价格出现大幅上扬,北京住宅每平方米均价约1.7万元,升37%;京外住宅每平方米均价约5815元,升21%。住宅销售比例也从2006年的61%提升至2006年度的79%。
首创置业股份有限公司去年签约售楼72万平方米,增加6.4%,其中住宅部分占59万平方米,商业和写字楼部分签约则占13万平方米;实现签约销售收入80亿元,比对06年减少6.8%,其中住宅部分签约销售收入约63.5亿元,商业和写字楼部分约15.2亿元。
今年走势:实力公司纷纷增加土地储备
复地集团去年加强了土地储备的力度。年报显示,复地集团去年通过参与土地竞投及股权收购等方式,在2007年共取得了7个项目,可建建筑面积总计约475万平方米。范伟表示,复地将通过全国性的发展战略,积极通过收购或拍卖方式增加土地储备。
复地集团去年增加的土地储备,除了住宅用地外,还增加办公、商业及酒店用地。截至2007年12月31日,复地共拥有总建筑面积约950万平方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