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 房产资讯 -> 综合新闻

招商地产80亿再融资候批 或重启地产圈钱潮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08年3月10日    更新时间:2008/11/26 15:42:00    作者:佚名
    2月20日,招商地产(000024.SZ)再次向资本市场伸手要钱,这次是80亿元。而就在此前4天,招商地产刚刚获得6.5亿元信托投资;加上2007年9月23亿元的定向增发、2006年底15.1亿元可转债——如果此次再融资成行,一年半间,招商地产将累计从资本市场获得近125亿元。 

    公告再融资当天,招商地产还抛出了2007年年报 
:全年利润总额14.5亿元,增长83.91%;每股收益1.616元,增长55.43%;总资产增长101.1%,实现翻番,招商地产掌门人林少斌2007年年初提出的“再造一个招商地产”已成现实。 

    但亮丽的年报并没有使招商地产免于“融资门”的咒怨,并且引发当日地产股暴跌。WIND资讯统计显示,地产股当日平均跌幅超过1.7%,保利地产(600048.SH)、万科A(000002.SZ)跌幅均在5%以上。从20日至26日5个交易日内,招商地产股价更是下挫22%。 

    中国平安(601318.SH)、浦发银行(600000.SH)、中国石化(600028.SH)……上市公司融资潮让股民们一阵阵胆寒。此次招商地产再融资能否获批,更被众多市场人士视为地产板块政策走向的重要信号——如果获批,可能意味着地产业上市公司融资渠道的再度开闸。 

    大股东力挺再融资 

    “我们已经和证监会进行过多次非正式、正式沟通,有信心拿下(再融资)。”招商地产董事会秘书处有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大股东——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局)对这次再融资信心很足。 

    2月20日招商地产公告显示,此次再融资募集资金,除一部分增发股票对老股东配售外,其余股票将面向二级市场公开发行。拟募集的80亿元中,26亿元将用来收购招商局旗下蛇口工业区的6宗土地;另外54亿元投向14个房地产开发项目,这些项目以住宅为主,资金需求总额达到171亿元。本次再融资后不足部分,将由招商地产自筹解决。   

    分析人士认为,本次招商地产拟收购资产尚属优良,以拟收购的深圳花园城数码大厦、花园城五期、科技大厦二期等六宗土地为例,宗地面积为12.23万平方米,均价每平方米1.3万元,而深圳蛇口区目前新开楼盘均价在每平方米3万元以上。 

    国金证券房地产行业分析师曹旭特认为,招商地产80亿元的再融资计划已经充分和管理层沟通,获批应该没有悬念。“这14个项目主要以住宅为主,预计毛利率达到38%。这么好的项目加招商局的背景,没有理由不获批。” 

    “从2007年9月份招商地产成功实施定向增发,就可以看出大股东的态度。”广发证券房地产研究员花长劲说。他提到的那次定向增发募集了23亿元资金,由蛇口工业区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同样为招商局)以现金全额认购。 

    除现金支持外,招商局还不断向招商地产低价注入优质物业。在2007年实施的定向增发中,招商地产以每平方米1万元的低价购入蛇口新时代广场。该物业是深圳西部金牌写字楼,出租率高达97%。 

    “虽然目前看不到大股东进一步的资产注入方案,但是在蛇口,肯定都是将成熟的土地注入。”上述招商地产董事会秘书处人士告诉记者。 

    低成本或遭遇“有价无市” 

    曹旭特把招商地产的开发模式定义为“非功利性开发策略”。据他介绍,一般房地产公司从拿地到形成收益大约需要两年半到3年时间,招商地产则需要3年半到4年时间。“也就是说2008年卖的房子是2003年至2004年所拿的地。” 

    曹旭特举例说,深圳的兰溪谷二期当初拿地价每平方米仅2000多元,如今售价高达每平方米4万元;上海的依云郡、苏州的依云水岸、福建的依山海和珊瑚苑等多处楼盘拿地价均在每平方米2000元以内,目前售价普遍在每平方米1万元以上。 

    但低价拿地并不意味着开发后就能马上获取高利润。较长的开发周期,也会对公司财务以及管理形成一定压力。 

    统计资料显示,深圳中心区新房价格从2007年7月份以来基本没涨。从2007年11月开始,新售楼盘打折现象比较普遍,但幅度不大,一般在9.6至9.8折。价格下降比较明显的是二手房,幅度约10%~15%。但即使降价,楼市销售情况也没有得到改善,成交量一直很低迷。 

    这意味着即使拥有极低的拿地成本,在“有价无市”的形势下,也可能不能把房子变成钱。这可能导致公司财务压力增加,高额银行贷款利息吃掉企业利润,形成没有预收款不能开发新项目的恶性局面。 

    对此,前述招商地产董事会秘书处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