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 房产资讯 -> 综合新闻

平安金融中心楼已起 “嘉利来大坑”事难平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08年2月14日    更新时间:2008/11/26 15:42:00    作者:佚名

  彼时,嘉利来世界贸易广场 CFP图

 
  很长时间以来,穆军一直以咖啡馆为办公室。在这之前,他的办公地点是律师楼。但是他的身份既不是咖啡馆老板,也不是律师。他是嘉利来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 
  在北京,还有一个更出名的嘉利来。那就是“久负盛名”的嘉利来大坑。前任北京市市长王岐山曾就它发言:“昆仑饭店门前的大坑一天不填,我心里一天都不平。”

  嘉利来的大坑到底是填上了,簇新的三栋高楼就矗立在东三环上。而且项目已经更名为平安金融中心和金茂威斯汀酒店。但是,穆军坚称,嘉利来国际自1995年至今一直是项目真正的主人。目前,公司已经就项目纠纷起诉到最高人民法院。

  平安向谁买楼

  实际上,嘉利来大坑和平安金融中心并非本文主角的所有名称,最初它是北京糕点五厂,1995年它得到了作为房地产项目的第一个名字——嘉利来世界贸易广场,1998年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把它叫做嘉利来大坑,直至2005年,工地上突然出现“美邦国际中心”的横幅,今天的项目围挡又换成了平安国际金融中心和金茂威斯汀酒店。为免混淆,还是让我们用项目所在的新源南路1~3号来统一。

  1994年,香港嘉利来国际与北京二商集团、恒业房地产(后更名为星河房地产)共同成立中外合作公司北京嘉利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用以开发运营原北京糕点五厂地块,食品工贸集团(二商集团)、北京北奥集团下属恒业房地产开发综合经营公司和嘉利来国际签署了《中外合作北京嘉利来房地产有限公司合同》。 

  合同约定,其中甲方北京食品工贸集团负责办理拆迁事宜,乙方北京恒业负责办理各项手续,丙方嘉利来国际负责投入注册资金并筹措投资总额和注册资金之间的差额,并获得60%股份。

  在完成公司注册后,嘉利来房地产又与韩国大宇集团签订了2.35亿美元的贷款合同,第一期贷款3500万美元也很快到账。

  1997年年底,在完成项目动拆迁工作并出正负零,甚至已经取得了预售许可证后,新源南项目却陷入了停顿状态。

  按照穆军的说法,其时恰逢亚洲金融危机,韩国规定不可向境外汇出外汇。因此,韩国大宇4350万美元的贷款无法短期内到账。由于当时大家约定,由韩国大宇提供全部开发资金,并以一栋楼和部分现金作为回报,在此情况下,大宇也不愿中途放弃。只是让这边“封存工地”等一等。

  但这一等就是近八年时间,2005年项目突然复工,并很快建设完成。从项目的初始资料来看,其大股东确实是嘉利来国际。按照惯常逻辑,平安及金茂要买楼,首先也必须知会嘉利来国际。但是穆军却表示从未有接触。

  那么,平安、金茂是向谁买的楼?

  谁是新源南真正的主人

  “我们是向美邦亚联公司买的楼!”平安信托物业投资副总监艾兵告诉记者。

  转折出现在2001年。

  当年,在北京市工商局几次向嘉利来国际发出《限期出资通知书》后,北京市对外经贸委员会(今天的北京商务局)下发《关于北京嘉利来房地产有限公司更换合作方的批复》(627号批复)同意嘉利来房地产公司进行重组。这时,嘉利来国际和恒业房地产出钱,香港美邦集团及安华房地产进。

  最终,香港美邦集团取代了嘉利来国际在合作公司中60%股权的大股东地位,安华房地产实际上取代了恒业房地产。重组后的合作公司名称改为北京美邦亚联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一系列行政投诉、行政诉讼和民间仲裁就此展开。

  综合各个诉讼及仲裁材料,二商集团认为嘉利来国际没有履行出资义务的理由是,其出具的1200万美元注册资本金中,有一部分为人民币,且该等人民币投资并未附上利润再投资证明。另有部分资金来自内资企业汇通公司等,该等公司与嘉利来国际没有隶属关系。

  但嘉利来国际则认为汇通公司在合作公司筹备阶段既已介入,各方股东也知晓,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与嘉利来公司共同形成丙方的现状。

  在经历了多轮诉讼之后,其中包括那场著名的北京二商局状告商务部的诉讼,新南源项目的所属依旧是众说纷纭。

  在接到多张行政批复之后,2006年3月,北京市商务局再次下发《北京市商务局关于同意对北京嘉利来房地产有限公司进行特别清算的通知》(京商资字[2006]190号)。

  当然,嘉利来国际不同意将嘉利来房地产进行清算。随即又向商务部提出行政复议。很可惜,这一次他们并没有得到商务部的支持。商务部维持了北京市商务局的清算决定(商法函[2006]44号)。

  对于商务部态度的转变,穆军及嘉利来国际王毅新则出人意料地表示在预料之中。“商务部也不愿再次成为被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