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 房产资讯 -> 综合新闻

亿元大案撕破二手房交易黑幕 中介之乱何时止?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07年3月28日    更新时间:2008/11/26 15:42:00    作者:佚名

 

               新建商品房价格近年上涨过快,令普通百姓"望房兴叹",价格相对便宜的二手房因此成了很多人的首选。于是,一些不法中介把这个市场当成了"提款机",利用二手房市场火热行情和监管黑洞,暗中截留、占压二手房交易款,甚至狂卷百姓为购房而苦心积攒的血汗钱。前不久发生的天津汇众集团截留、占压1300多户1.424亿元房款事件,使房地产业中介黑幕再次浮出水面,至今余波震荡。在天津和其他城市,曾经雨后春笋般出现的二手房中介公司,又以同样的速度消失或隐形。众多消费者"谈中介而色变",强烈呼吁强力打政策组合拳,终结房地产"中介之乱"。

   

    2006年9月1日,天津市民郭瑞林接到了汇众天津塘沽区吉林路连锁店店员的电话:因被汇众总部挪用,郭瑞林29.5万元的卖房款付不了了。而就在8月20日,汇众店员还表示房款一周后肯定能拿到。

    心急如焚的郭瑞林赶到位于天津河西区峰汇大厦的汇众总部,发现大门已贴上封条。随即,遍布市内各区的汇众门店纷纷关闭。她到塘沽区政府、天津市政府一路找过去,发现跟自己一样处境的人竟越聚越多。

    张金友一家为了还账想出了卖房的办法:由儿子贷款买下他们的住房,父亲筹得一笔现金解决眼前困难。2006年6月7日,他们和汇众塘沽向阳路店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结果卖房款却被挪用。渡难关急需的钱没筹到,反而背上了10万元贷款,一家人难上加难。

    陈照亭一家委托汇众买卖了两套房屋,结果都出了问题。2006年6月,陈照亭在汇众选了一套二手房。交齐了25万元房款、1万元定金、5000元中介费,却没能按时办成过户。原来汇众根本没把钱给卖主。用汇众工作人员给的一张"几天就能兑现"的支票作抵押,陈照亭又借了25万元,总算买下了看中的房子。但约定日期到了,支票却不能兑现。刚到手的房产证、钥匙都只能押给了借钱的朋友。这还不算,陈照亭当时的住房也委托汇众出售,汇众收了买房人全款后,既没给陈照亭钱,也没办理房屋过户。

    据天津市有关部门统计,通过汇众买卖二手房受害的多达约650对、1300多户,总共1.424亿元房款被挪用。

    就在汇众事件发生不久,天津易安置家、忠证等数家房屋中介也先后被曝占压、拖欠委托人房款。至今数百名受害人还在为维权而奔走……

   

    下设七个全资子公司、一个合资公司的汇众集团于2004年3月注册后,很快因其在中介市场上的突出表现而声名远扬,先后获得"金牌中介"等称号,120多家房屋中介门店更是遍布天津各区。这样一个看来很强势的公司,缘何突然"崩盘"?

    一位曾在汇众任职的人士透露,汇众涉足房屋中介、房地产开发、建筑材料、食品等多个领域,但汇众本身并没有雄厚的资本基础。因此从一开始,它玩的就是"资金流"──借经营二手房中介之便,利用时间差挪用交易人房款,用作别项投资。没想到突然遭遇国家、天津政策调整,资金链断裂。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介绍,2005年12月,汇众突然在天津祭起"百元代办"大旗,承诺只收100元服务费,就能帮助办理房屋过户及贷款手续。靠超低价格营销赢得客户后,汇众利用银行向汇众放款和房屋过户办理完再向客户放款之间的时间差,将客户的房款无偿使用。

    交易成功一套房,就能到手几十万元白用。靠着这些办法,汇众空手套来大量资金,投向多个行业。即使时间差不足以完成其他项目资金周转,但因为有大量源源不断新成交房款的打入,用新房款付旧欠账,汇众仍可以支撑。除了不少委托人感到汇众付款不痛快,表面看一切正常。

    2006年,国家加大房地产调控力度,二手房征税标准也被提高,天津二手房市场回冷。除了国家政策收紧,天津也先后出台政策,要求公积金贷款、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