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 房产资讯 -> 楼市动态

“民宅禁商”解禁 商住楼盘优势不在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08年1月14日    更新时间:2008/11/26 15:42:00    作者:佚名
  “住宅禁商”这场维持一年半的政策终于在争议声中落幕了。去年年底,有关部门重开住宅从商大门,让众多身处逆境的楼盘多了出手的选择,但与此同时,商住能否混杂的老话题又一次搬上了台面。

  在这场一年半的角力中,谁是真正的受益者?

  ●“民宅禁商”解禁中高档写字楼市场不受影响

  据工商部门有关资料显示,2007年前3个月,仅朝阳区注册的公司就有60%以上的办公地点在居民楼。这些公司大多实力较弱,为了节省办公场所费用支出,他们大多选择在住宅内办公。而那些小公司选择住宅的关键因素就是节省成本。为了节省成本而选择住宅,可见他们并不是高端写字楼的目标消费群。

  瑞辰国际中心销售总监王建军认为,从目前的市场发展和房产走势来看,越来越多的小型公司起步选择在住宅内,这一现象更多是给居民带来不便,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体现了此类公司较低的专业水准和不合理的发展规划。这对于高端写字楼市场来说影响不大,因为高档写字楼的定位不可能是这些小公司,中高端的写字楼享有完整的配套服务,比如停车场、便利店、服务人员,以及优质的服务,这些都是住宅所不能达到的。所以,禁与不禁对于中高端写字楼市场的影响不会很大,但是,对于那些低端的项目也许会有一定的影响。因为任何政策的出台都会对整个行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普通住宅与高档住宅唱反调

  “从长远看,该政策对住宅,特别是高档住宅将是一种利好。”北京阳光上东销售总监袁奇表示,许多业主将住宅出租做公司使用,从短期经济利益判断可能出租者受益更多,但从长远看,一方面,商务人流对于社区内环境、私密性都带来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住宅社区的硬件配备显然不可能按照商务办公的需求进行设计,自然会进一步对居住业主的生活造成不便。由此加速降低社区居住品质,从而影响业主的长远利益。可见,选择高档社区的人士,必然是为了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对于增加的每月租金而换取的生活品质的下降,可想而知,他们会举起禁商的大旗。

  但是对于普通住宅的消费者来说,也许每一套住宅都系着数十万的贷款,能够赚得更多的租金则是其求之不得的,所以这些业主自然没有理由放弃这么好的机会。但是,政策如此反复,对大家的心理难免造成压力。对于一位业主来说,自己的房子在禁令出台时一夜间租金从1万元落到5000元,一朝解禁租金又奇迹复原,如此翻来覆去,影响的恐怕是公众的信心,而不只是楼市的行情。

  ●商住物业的解禁迷局

  民宅禁商带来更大的迷局在于商住楼的出路。作为近年来的楼市黑马,商住物业在北京发展迅猛,一些新项目已经基本与窗体顶端窗体底端写字楼无二,除了单元中的厨卫管线还残留住宅特征外,大堂装修、电梯数量、中央空调及网络配置都按商业标准进行。商住楼为住宅立项,不仅价格便宜,买家还可以享受8成按揭、70年产权,而购买写字楼只能有6成按揭、50年产权。

  此种商住楼类型为居住,但是90%以上的单元都是商用。按照工商部门的规定,这些类型为“住宅”的商住项目如果要禁商,也都在被禁之列。想想还是开发商精明,高档写字楼大多只租不售,商住楼或称商务楼几乎都只售不租,知道是打擦边球,赶紧卖出去就和自己没关系了。但是,现在解禁了,商住楼的优势还能站得住脚么?没有了价位的优势,而且又生存在政策的夹缝中,处在迷局中的商住楼何去何从呢?

  据北京万达常务副总卢明介绍,解禁住宅商用,受到损失的是那些没有注重产品细节,只抓住能够注册公司的“短视”噱头的楼盘,当这个噱头不存在了,先天的缺陷显漏无疑。而真正具备商业用途的楼宇,虽然有些是打了“擦边球”,但它的商业功能却并不比写字楼差。而且往往住宅立项的商业楼都是小户型项目,总价较低,对于那些起步型小企业是一个创业的桥头堡。对于商住混乱的现象,卢明说,只要在营销时明确目的,让购买着了解到这样的项目不适合居住,只适宜商业活动,相信有共同商业目标的人群才会购买。

 

 
http://cn.d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