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 房产资讯 -> 政策法规

2007岁末回眸 房地产政策“钟情”住房保障 (4)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07年12月24日    更新时间:2008/11/26 15:42:00    作者:佚名
  【关键词】二套房首付提至四成

  9月27日,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


  市场传言已久的“提高第二套房首付比例”的消息,终于在这个通知中找到答案。

  根据通知规定,商业银行只能对购买主体结构已封顶住房的个人发放住房贷款。其中,对购买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的借款人,仍执行20%的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规定;对购买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上的借款人,继续执行30%的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规定。

  但是,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借款人,通知提出了较为严格的限制措施,明确要求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的1.1倍。

  通知同时要求商业银行随套数增加而大幅度提高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和利率,并且强调,借款人偿还住房贷款的月支出不得高于其月收入的50%,随着借款人购房套数的增加,最低首付款比例和利率的上调幅度将进一步增大。

  一些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面对各地飞速上涨的房价以及深圳、重庆等地近期房贷发放量的直线上升,央行、银监会一直有意对房贷政策进行调整。尤其美国爆发出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后,更坚定了监管层利用信贷政策调控楼市,防范房贷风险的决心。投资投机性质明显的第二套房和商业用房也因此成为重点调控对象。  【关键词】 6次加息10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3月18日,央行年内首度加息,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5月19日,央行年内第二次加息,上调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

  7月20日,央行年内第三次加息,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8月22日,央行年内第四次加息,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9月15日,央行年内第五次加息,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12月21日,央行年内第六次加息,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7.29%提高到7.47%,上调0.18个百分点

  央行宣布从12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这是央行年内第十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央行加息,冲着股市还是冲着房市?每次加息之后,公众总不免要讨论一番。无论如何,“房奴”们最不愿意听到加息的消息了,何况还是罕见的一年之内6次加息。

  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在扭转我国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投资的背景下,今年的6次加息,以及10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都是十分强烈的房地产银根紧缩的信号。贷款利率提高会降低企业融资意愿,同时利差的减小将降低银行的放贷愿望,而准备金率的上调将能降低银行放贷规模,从而可能使银行体系内的资金在短期内呈现趋紧状态。也就是说,对于房地产开发商而言,从银行获得资金的难度增大了。这可能将进一步加大房地产开发投资不足的程度,使得供需博弈中的供应量继续居于下风。换句话说,加息可能压缩商品房的供应量。

  如果这样,持续加息可能会增大房地产开发成本,从而达到压缩投资和紧缩信贷的结果,实现缓解宏观经济过热的目的。从调控角度来看,这无疑对整体经济健康发展有相当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在商品房供需紧张的市场上,供应量持续下降很可能导致开发商成本转嫁,给房价火上浇油。

  从12月25日起,央行将再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此次调整后,我国普通存款类金融机构将执行14.5%的存款准备金率标准,这是该标准20多年来的历史新高。这次加幅也是4年多以来最大的,之前9次均为上调0.5个百分点。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通常是指中央银行强制要求商业银行按照存款的一定比率保留流动性,主要还是为了收缩过剩流动性。央行指出,此次上调旨在贯彻12月5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从紧货币政策要求,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

  央行从今年年底开始调控,给金融系统发出明确信号,要收缩信贷规模,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央行这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主要还是预防性的政策手段,防止局部通胀发展为全局通胀,此举将对股市和房市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限制外资炒房

  5月23日,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规范外商直接投资房地产业审批和监管的通知》

  继2006年国务院六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171号文)后,商务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再次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商务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