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 房产资讯 -> 综合新闻

剖析:家居行业“假洋鬼子”为何如此盛行?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07年3月20日    更新时间:2008/11/26 15:42:00    作者:佚名

在去年“3·15”来临之际,中央电视台披露,号称畅销全球80多个国家、总部设在德国的洋品牌“欧典地板”在德国根本不存在,是严重欺骗消费者的行为,这一新闻立即在地板行业掀起轩然大波。随后,卫浴行业、橱柜行业、家具行业纷纷披露“假洋鬼子”盛行。之后,家居行业“假洋鬼子”经过短暂的沉默,如今这股“洋风”又刮起,且大行其道。家居行业“假洋鬼子”为何这般多?它又是如何粉墨登场的?记者日前采访了一些业内专家和消费者,了解了其一些内幕。

消费者存在崇洋媚外的心态不能否认,有不少消费者存在崇洋媚外的心态,认为进口的东西一定比国产的好。经营家具达10年之久的王老板告诉记者,他经常碰到一些顾客买家具非进口的不可,就算跟他解释国产家具质量不比进口的差,他也不信。只要是进口的,价格贵几倍也愿意。王老板说,其实很多消费者并没有鉴别进口家具和国产家具的能力,主要看家具上商标写的产地来识别。王老板说他曾做过一个测试:本来是进口家具,但写上国产家具,顾客的关注度便下降;如果把国产家具写成进口家具,顾客的关注度便增加,成交也活跃。这就是崇洋媚外的心理暗示效应。

此外,商家有暴利可图也是此种现象大行其道的主要原因。据中国橱柜行业委员会主任及欧派橱柜董事长姚良松介绍,当前我国橱柜业中“假洋鬼子”大行其道,很多本地品牌包装成“洋”品牌,主要是有暴利可图。如一万元一套的国产橱柜换成“洋”品牌,身价倍增,在市面上售价变成5万~6万元。一位经营家具的陈先生说,他的一位同行曾经把国内生产进价仅3000元的一个套床写成意大利原装进口,以12万元卖出。这位同行尝到了甜头,后来专干这种生意,狠“赚”了一把。既然“假洋鬼子”有暴利可图,一些不法商家便想尽办法为它入市开辟“绿色通道”。

据业内人士披露,“假洋鬼子”为了取得“洋外衣”,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境外弄一个“出生证明”。姚良松说,这些“假洋鬼子”手法花样百出,不少所谓的“国外知名”品牌,其实只是花几千美元委托专业注册公司在德国、意大利等国家注册一个空壳公司,所有生产销售都在国内完成,或者连注册商标都没有,只是在国内建个厂,引进一些设备,按国外某个标准生产,就号称是“原装进口”,以高价出售。

2.取个“洋名”。消费者一看便感到洋味十足。

3.“包装”企业文化。因为一个假的品牌或压根就是新品牌,广告投入不能少,宣传上至少说自己有几十年的历史,搞个洋人的照片,说是其著名的设计师或品牌开创人,广告也请老外当模特,以示其“洋”名副其实。

4.打“擦边球”。利用某些特殊手法,使自己获得已经比较有名的“洋”品牌在中国的若干年商标权,便可以自己生产、贴牌,产品只要看起来高档即可。

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选购进口家居产品,不要轻信商家所言,一定要审慎,除了要商家提供报关单等相关手续外,还应到网上查这些品牌的网站,以辨别真伪。

·
·
·
 
·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