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上海工商部门公布了针对防盗安全门的质量检测结果,其抽查合格率仅为10.5%。有近九成的防盗安全门既不防盗,又难保安全。
此次工商部门检测的范围,包括11个未交付使用的楼盘商品房所安装的防盗安全门,以及建材超市经销的8种防盗安全门。经检测,被抽查的19种防盗安全门中,有17种不合格。其中,11个楼盘使用的防盗安全门全部不合格,涉及的品牌有"美信""春天""蓝盾""开喜""新多"等。
检测人员发现,大多数防盗安全门的防破坏性能、门锁防钻指标达不到要求。如根据标准规定,防盗安全门门锁在进行防钻试验时,15分钟内不能被击穿。而在实际检测中,八成左右的防盗安全门门锁在10分钟内就被击穿,最短的仅为5.5分钟,根本起不到防盗作用。
有16种防盗安全门在生产过程中偷工减料。厂家将薄纸板制成蜂窝状,用胶水固定在门扇面板的内侧。只要稍用力撞击,门扇面板就会被撞出一个凹坑。此外,部分防盗安全门的门框钢板厚度仅为1.2毫米,明显低于相关标准所要求的2毫米。钢板厚度不足,不仅容易造成门框变形,而且会大大降低防盗安全门的使用寿命。
目前,工商部门已督促11个楼盘的开发商,对不合格的防盗安全门全部进行更换。相关不合格产品也已被责令停止销售,并予以召回。
专家提醒,消费者在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时可增加条款,明确约定防盗安全门的质量要求。如果自行购买防盗安全门,消费者应在发票上注明"防盗安全门",谨防不法经营者用所谓的"钢制门""入户门""防护门"冒充防盗安全门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