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和四合院是老北京存留下来的珍贵遗产。北京过去的民宅区是由大大小小的四合院有序构成的,一排一排比邻的四合院串联组成的小街道就是胡同。北京的胡同已有800多年历史,胡同和胡同里的四合院是老北京人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老北京人生活习惯、风俗和文化传统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现存的胡同和四合院主要分布在东城区和西城区,离皇宫越远,保存得越少。不过,东二环西侧仍可见到大量的胡同和四合院,主要分布在朝阳门内和建国门内一带,有的还颇有名。位于建国门内的北总布胡同2号大宅院,是一所民国时期的建筑,大门3间,为重檐牌楼门。门内南侧有一个四角攒尖方亭,院中为一中西合壁式大房子,房顶中间为庑殿顶,四隅为四角攒尖顶,灰筒瓦。大房建于五级水泥台上,显得很高,其平面呈工字型,前有月台。院内散落着些石狮石像。这个大宅院原是1918年美国钢铁大王洛克菲勒基金会董事长用盖协和医院剩下的材料,为父母建造的一所住宅。珍珠港事件后,宅院为一日本官僚居住。日本投降后此宅收回,1946年作为军调部国民党代表驻地,此后又归国民党第十一战区长官司令部司令孙连仲居住。
北京的老胡同不但本地人喜欢,更受到一些外国人的青睐。来京旅游的自然少不了到胡同一游,很多在北京长期工作或学习的老外更喜欢长期租住在胡同里的四合院里。近年,随着一片片平房区相继被挂牌改造,来此赁居的外国人更多了。改造后的四合院在结构上保留了原有的脉络,在居住功能方面则更现代化,室内添加了卫生间,单元式的结构设计,则保证了户与户之间的生活私密性。现在,二环以内的四合院租价水涨船高,一般的两居室租金都在3000元左右,但仍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