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记者深入遵义、贵阳两地调查,发现以售后包租为主要形式的期房预售现象泛滥之势愈演愈烈,其中大量充斥着违规与欺骗,令人为之愕然。
“只需投入十余万元,在拥有黄金商铺的同时,还可以拿到每年至少12000元的租金,等于是坐着收钱!”家住遵义市的陈先生,2004年11月中旬在路经遵义火车站时,无意中被瑞安房地产开发公司出售“四发(二区)商城”最后两间营业商铺的广告吸引。于是前往该公司咨询,售楼人员告诉他:这两间商铺系公司内部员工所购,已纳入成规模、成市场的“四发商城(二区)”的一部分,“将来升值空间巨大。”
陈先生还得知,该商铺已经由原业主与某经营户签订了长达三年,每平方米30元租金的租赁合同。“你现在投入十几万买这个营业房,就只管坐在家里收钱了,算下来有7%多一点的回报率!”在对方的引诱下,陈先生于12月初出资17万元购买了20平方米的商铺,双方签订了《商品房买卖合同》。
按照合同约定,在他缴清房款后,瑞安公司应在2005年3月30日前向其交付房屋的使用说明书、检验合格证及房屋移交证等证明材料。但至今瑞安公司一直未予交付,陈先生多次与其交涉,对方均以种种理由推诿,致使他在购房时一次性缴清房款后却至今一直未能入场经营。
另外,按照开发商、原业主与某经营户签订的租赁合同约定,从租赁合同签订之日始,瑞安公司至今应支付陈先生近三万多元的租金。然而由于涉及三重关系,他一直未拿到租金,经与开发商多次交涉,今年5月才拿到几千元,与三万多元相距甚远。
记者试图从开发商那里了解到一些事情的原委,但瑞安公司市场部的蒋经理先是粗暴拒绝记者采访,而后正式表达公司的意见:不承认有包租行为,产权证办证迟缓系因相关职能部门效能低,公司愿给购房者适当补偿。
在“四发(二区)商城”记者看到,商城大门紧闭,周边也一片荒凉。附近居民告诉记者,商城两个月前就莫名关门了,只开了五个月。
记者随后在贵阳调查发现,商品房售后包租已呈泛滥之势。在延安路某楼盘售楼处,售楼小姐告诉记者,该商住楼是开发商统一招租,业主要等到几年之后才能自主出租。在遵义路、花果园的几个楼盘售楼处咨询,记者得到的答复同样是由商家统一招租,业主在若干年内收取百分之几的固定租金收益,年限为三、五年不等。而这笔租金收益大多被用于抵付买铺者首付款。
记者又通过宣传广告上的电话联系“买铺”,花溪区某大型商铺项目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其在售商铺已租出。而另一商业广场的售楼小姐向记者介绍:在售商铺正在招商,现在购买就是“代租约出售”的商铺,业主购买后只管坐收每个月的租金,摊位、铺面由商业广场统一管理。比如业主以15万元购买了10平方米的摊位,按照8%的年回报计算,业主每年可以收到1.2万元返现,12年后经营权归业主所有,就可以自主经营该摊位。15万元的投入,得到的是每年1.2万元的回报和12年后对该铺面的所有权。
看起来这似乎是开发商为投资者做了一件大好事,但事实上,售后包租不过是开发商售房的一种噱头,借此玩弄了一下其精明的财务技艺。
记者手中一份名为“春天国际”的贵阳大型楼盘广告单,尽数“春天国际”七宗“最”(特色),还给未来的业主描绘了一幅“财富增值表”,按该表8%的回报率计算,如果一个业主投资50万元购买该楼盘的商铺,15年后不仅能白赚一个龙头旺铺,还可以净赚60万元。
然而事实证明这不过是一个不可实现的幻想。2004年11月1日,素有“中国第一百货”之称的北京王府井百货与“春天国际”的开发商正式签约,租下该楼全部的4万平米卖场,并预计次年五月正式驻军贵阳。一年多过去了,记者来到位于贵阳大南门的“春天国际”,只见这座“设计37层,高150米,建成后将成为贵阳市新的标志性建筑”的楼盘,如今只有区区尚未装修的五层楼,顶部的铁架在高空中寂静地晒着太阳。而另一面的王府井卖场,只见楼不见货,还搭着建筑木架的大门门可罗雀,比起面前大街上拥挤的车流显得格格不入。随后记者走进“春天国际”的售楼处咨询,售楼小姐就一句话:“不知道!”
5月22日,建设部针对近年来全国各地一些开发商以售后包租形式拆零销售未竣工的商品房屋,并在媒体上大肆宣传引诱投资者的现象发出警示性通知:售后包租等销售形式含有融资或变相融资的内容,以及房地产升值和投资回报的隐藏风险性承诺,涉嫌违反相关法律,告诫投资者要谨慎面对售后包租,防范投资风险。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有商铺投资意向的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