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 房产资讯 -> 专家观点

房地产市场正在走向失控 房价越“调控”越大涨

来源:成都慧人房产人才培训网    发布时间:2007年9月6日    更新时间:2008/11/26 15:42:00    
 

    房市调控“七寸”何在对已处于“调控疲劳”、“越调越高”的房地产市场而言,调控该如何出拳才能真正收效呢?

    【房地产下半年调控政策走向】 【近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

    著名学者羊慧明认为打破权力垄断的“伪市场化”是中国房地产的根本出路

    编者按:曾经轰动中国楼市的《中国房市警告》一书的作者、著名学者羊慧明两年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尖锐地提出:房地产调控不能“上头生病,下头吃药”。

    目前房价越“调”越大涨的情况印证了羊先生的判断。记者日前再次采访羊慧明,羊先生对房地产市场提出了许多独家见解和建设性建议。

    房地产市场正在走向失控

    记者:近期一些大中城市房价开始新一轮疯狂上涨,对此管理层出台了“双轨”调控的新政,你认为新政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羊慧明:“双轨”调控政策,看起来是房地产市场出现失控的无奈之策:既然市场那一块控不住,就任其按市场原则发展;而为了缓解低收入者对房价猛涨的不满,于是加大政策性那一块,即增加限价房和廉租房这一块的比重。这一政策没有触动房市的症结所在,还有可能使房价进一步失控。 [链接:调控政策被"架空" 坚硬的房价泡沫导致一房难求]

    因为对市场那一块的放任信号使疯狂哄抬炒高房价更加肆无忌惮,最近新一轮房价大涨就已经说明这个问题,而媒体舆论对房价的疯涨也采取了容忍的态度,似乎房价大涨天经地义。哄抬房价的环境也更加宽松,这将使房价更加失控。而市场这一块房价大涨,同样会拉高政策性那一块的房价。

    高房价是“挤”出来的

    记者:那么,你认为房价控不住的症结在哪里?

    羊慧明:问题就在于过去的一些调控政策是反市场原则的。必须肯定,中央政府出于对民生大计的关注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考虑,也为了预防房地产泡沫,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发展,果断采取措施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方针是正确的。但是,相关部门制定的一些具体的调控政策,却采取了反市场化的操作,因而事与愿违,南辕北辙。

    市场经济靠什么来调节?主要靠信息———供求信息。如果真的要想平抑地价、房价上涨太快,照理应该向市场发出增加土地供应同时抑制需求的信息,然而相关部门却采取了相反的调控措施:一说调控,首先就是从严控制土地供应,仅仅这个信号就意味着预期供给减少,地价、房价就自然会加快上涨。采取比计划经济还要“计划经济”的土地指标管理,实行“挤牙膏”式的批地政策,不但没有减少用地,反而因地价飞涨而诱使更多的人明里暗里去圈更多的地待涨,滋生了权力控制土地的种种腐败。

    如今我国一些大城市的地价已经超过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大城市地价几十倍,这将削弱城市竞争力,透支我国经济增长空间,缩短高增长的周期,加剧我国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的不平衡,而这恰恰是违背市场规律可能造成的后果。

    抑制供给硬抑制需求软

    记者:管理层采取了一系列抑制房地产过热需求的措施,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