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 房产资讯 -> 楼市动态

政府邀开发商把脉北京楼市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07年7月9日    更新时间:2008/11/26 15:42:00    作者:佚名
  北京市统计局公布1~5月固定资产投资的一组数据后,一场小范围、高级别的座谈会在北京市政府悄然举行。

  本报独家获悉,7月5日下午,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吉林主持召开了这个座谈会,北京几家重要的开发商均被邀请与会,会议主要议题,是围绕近一阶段的北京楼市,商讨促进地产行业健康发展的“治市良方”。

'/ad/news/pic.js'  据知情人士透露,华远地产总裁任志强、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富力集团(北京)总经理张辉、首开集团董事长刘希模、珠江地产(北京)以及保利地产的高层悉数到场。

  该知情人士认为,北京市政府召集此次会议与北京发布的固定资产投资的数据有关。根据北京市统计局最新数据,1~5月北京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11.9亿元,同比增长15.3%,增幅同比降低8.7个百分点。而在城镇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532.8亿元,同比增长10.8%,涨幅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

  该人士表示,由于房地产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过半,政府对房地产投资增幅回落比较在意,因为这不仅涉及到全市GDP,而且也给今后两年北京市房地产市场带来诸多供应量减少和价格上涨的潜在压力。

  “政府对此比较忧虑。”该人士说。

  本报记者获得的一份会议记录材料显示,有8个因素被当场提出来,用以解释上述数据背后的奇怪市场现象:房价上涨而投资回落。材料认为,是供求矛盾加上其他一些市场因素导致了这一奇怪现象的出现。

  其中,市场供应不足主要包括资金供应不足和土地供应不足。这份材料认为,近来“小产权”房大量兴起,历史遗留的协议出让土地进入市场弥补供地不足缺口,正是对土地供应不足最好的说明。

  材料写道,北京市市场需求强劲,2006年销售额达2000亿元,占当年全国销售额的10%。同时,宏观调控政策对市场销售影响不大,但是对供应量影响较大。同时,银行信贷政策的调整,促使开发企业自有资金比例提高,而按揭成数下降,加剧了供求矛盾。

  这份材料还直言不讳地提出,北京市目前的房地产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比如,土地交易市场不够规范,税费政策不统一,政府的审批手续应进一步简化等。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