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 房产资讯 -> 楼市动态

古典家具升值速度令人心跳 热度毫不逊于股市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07年7月6日    更新时间:2008/11/26 15:42:00    作者:佚名

  夏日炎炎,古典家具收藏也进入了热度惊人的“伏天”。7月2日上午,在长沙市清水塘古玩市场麒麟红木业的店内,许多人在挑选古典家具,这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椅子、花架、博古架,生意十分红火。

  记者从清水塘古玩市场了解到,如今古典家具已成为收藏和投资的一大热点,特别是红木家具的热度不逊于目前的股市。

  

  据记者了解,中国古典家具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明代以前的家具流传至今的可谓凤毛麟角,明朝和清朝时期的家具保存到现在的也不多,因而颇具收藏价值。

  在古典家具中,明式家具是指明朝及清朝前期(康熙、雍正时期)制作的家具,因为清初的家具在形式上仍然继承了明式风格,在结构上没有多大差别,因此统称为“明式家具”。而清式家具则是指清乾隆以后制作的家具。

  明朝是中国家具史上的黄金时代,明式家具大体上保留了中国家具传统的装饰风格及制作手法,造型质朴简洁,刀法疏朗明快,在艺术造型、工艺技巧和实用功能等方面,都已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地,具有典雅、简洁的时代特色。进入清朝乾隆年间以后,国力强盛,版图辽阔,乾隆皇帝以盛世天子自居,好大喜功,加上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渗透影响,家具为了体现盛世景象,在造型上刻意崇尚精雕细作及繁复的装饰手法。

  明清古典家具收藏从1985年开始升温,当年收藏大家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珍赏》一书出版,并在港台地区发行。受该书启发,大量港台收藏家开始涌入内地,到民间收购存留的明清家具。

  随着港台收藏家的介入,中国古典家具在海外市场的价格急剧飙升。1996年9月,纽约举行了一场中国古董家具拍卖会,拍卖会上展示了107件中国明清家具,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烈竞拍,全部成交,其中价位最高的是一件明式黄花梨大座椅,最终成交价折合人民币1000万元。

  国外收藏界对中国古典家具的追捧,也刺激了国内收藏市场,令收藏家们热血沸腾,并掀起一股古典家具收藏热,市场价在十几年间升值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收藏品极为普遍。

  

  麒麟红木业负责人李松告诉记者,目前古典家具特别是红木家具的价格之所以节节攀升,主要与其原材料涨价有关。由于原材料稀缺,近两年来价格上涨了30%至40%。明清家具大量使用紫檀、黄花梨、酸枝木等名贵木料,此类木材资源日益枯竭,制作工艺也大都失传,加上保留至今的非常少,导致其升值的趋势不可逆转。

  业内人士认为,从工艺上讲,明清是中国传统家具制造业的巅峰时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明式家具和清代家具两种风格,这些家具在制作时往往不计成本、不计工时,无论款式、做工都相当讲究,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从文化角度来看,中国古典家具体现着独特的历史信息与人文气息,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其设计思想蕴涵着与环境相协调的中国古代哲学精神,有的家具比纯艺术品更值得收藏者珍爱和研究。

  

  据记者了解,从目前的古典家具收藏市场来看,最具升值潜力的家具有两类:一类是明朝和清朝早期在文人指点下制作的明式家具,木质一般都是黄花梨;另一类是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由皇帝亲自监督,宫廷艺术家指导,挑选全国最好的工匠在紫禁城里制作的清代宫廷家具,木质一般是紫檀。在海外拍卖市场,一件这样的家具拍卖额动辄为六七百万元人民币。

  业内人士透露,这两类家具目前的存世总量估计不超过1万件。虽然当今价格已很高,这两类家具仍具有较大的升值空间,风险较小,但条件必须是真品,而且保存状态良好。现在的古典家具收藏市场,有很多这两类家具的赝品,收藏者极易上当,因此初进入收藏领域的人要掌握足够的知识后再涉足这一领域。

  一般来说,高档明清家具要比低档明清家具增值潜力大;文人家具要比乡村家具增值潜力大;屏风、多宝阁要比方桌、椅子增值潜力大。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