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 房产资讯 -> 楼市动态

外来地产巨头 打响成都新一轮土地战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07年7月6日    更新时间:2008/11/26 15:42:00    作者:佚名

  6月29日,华润置地以422万元/亩的价格成功竞拍了郫县红光镇总面积近200亩的两宗土地;中海地产近半年三次出手成都城南拿地;雅居乐地产在拿下了城南2008亩土地后,也在“谋划”新一轮的土地储备;龙湖地产频频以大手笔在成都土地市场大显身手;成都花样年2007年将陆续启动5个项目,且继续拿地的势头不减……不难看出,频频出手的地产巨头们已经逐渐将成都土地市场变成了一场由外来巨头们分食的“盛宴”,一个由外来巨头们掀起的“储地时代”的已经来临。

  

  着眼未来外来巨头加快储地步伐据星彦地产的相关数据显示,3月以来,成都土地市场逐渐放量,每月都有10多宗、数百亩的土地抛向市场。不过,纵观这些放量背后的买家后不难发现,除了几亩或10多亩的零星土地的买家是本地企业外,几十上百亩或土地总价几个亿的地块均被外来企业收入囊中。

  据记者了解,目前在成都土地储备量达到1000亩以上的开发商,以及储备多块土地的开发商绝大部分来自外地。有“成都地主”之称的华润置地从2005年开始,一直保持每年都有几百亩入账的记录,目前土地储备量已经达到了1600多亩,总开发面积近400万平方米;中海地产从1811地王开始,在成都的土地投入已经高达40多个亿,未来开发量达到了170万平方米。这样的投入已经逐渐地改变了中海地产过去倾斜“长三角”、“珠三角”的战略格局;雅居乐地产在成都除了城南2008亩,175万平方米的雅居乐花园,还在积极为拿地准备,据集团副总裁黄奉潮称,公司已确定了未来3-5年内形成拥有7-8个项目的目标;沉寂多时的新世界地产2006年吞下了城南项目1000多亩土地,总开发量高达300万平方米。长达8年的开发周期,已经显示了它在城南土地储备的雄厚基础。

  目前拥有雄厚土地储备的开发商还包括了中信集团在郫县的7340亩、和记黄埔在城南的1000多亩,城西的560亩;华侨城在城西约3400亩等。

  业内人士称,对土地资源的争夺实际上是对下一步楼市主导权的争夺。土地是开发商的七寸关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土地的开发商是难以在房地产业内立足的。所以储地也就成为了开发商的核心。这场由外来巨头们主演的土地储备战的背后不难看出他们“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图谋。

  

  两极分化成都渐成外来巨头乐园从今年以来的土地拍卖情况看,本土开发商竞拍多为市区内面积较小、或者参与挂牌出让的土地,真正面积较大、成规模的拍卖土地,基本上都被外来开发商拍走。

  “基本上,我们只有看的份,实话实说连举牌的信心都没有。”在近期的一次土地拍卖会上,一位本土的开发商郁闷的对记者说。动辄几个亿、十几个亿对不少的外来地产企业已经是稀松平常的事了,但对大多成都本土开发商而言却是天文数字,资金实力的悬殊直接导致了本土开发商无缘成规模土地的竞拍。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成都本土开发商已经不作为了,他们也采取了相对灵活的土地储备策略。在城内收集小块土地,是不少本土的开发商采取的最为直接的方式,蓝光算是其中的高手。过去业内曾经有其拿地不计成本的传言,蓝光出手土地的手法让不少外来的军团也不免心悸。总的说来,蓝光拿地价格高,但土地规模不大,而且它的开发周期快,资金回笼有保证,促进了资金在楼市与土地市场的快速滚动。如今,不少的开发公司也纷纷效仿,集中资金针对城区内的小块土地。参与挂牌也是本土开发商储备土地的一种途径。由于部分挂牌的土地有合作开发的成分,对本土开发商来说,他们有更为熟悉的本地关系,在土地信息的取得上优于外来的开发商,加上资金的限制,合作的方式往往更适合他们的运作手法。

  不论本土开发商土地储备的策略如何,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外来开发商们已经逐渐夺得了大片成规模土地的开发权。土地市场上执掌风云的还是外来的巨头们,未来的成都楼市不可避免的成为外来地产巨头的乐园。

  

  未来几年新一轮地产开发高峰即将到来从土地市场外来巨头们的较量,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内,随着这些土地的放量成都楼市将呈现出更为多样的居住产品,竞争也将更为激烈。

  不少开发商表示,随着成都在西部经济地位的日益巩固,特别是新特区的获批等利好消息的传来,成都土地市场已成为了外来开发商们竞相角逐的“斗技场”。当然一线城市可开发面积的缩小也是这些巨头们纷纷在成都等二线城市储地的原因。一位外来开发商也承认,国内一线城市的土地资源已趋于饱和,要想在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力度日益加大的条件下进行企业的新型扩张,必须有更新的招数。而到土地储备丰富的二线甚至三线城市去寻求更优质、成本更低的土地资源的做法正在被不少地产企业所认同。于是成都土地“储备战”也适时的打响,更准确地说,这也是一场土地资源的抢夺战。谁能拿到更多的土地,谁将在下一轮的房地产市场上称霸。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