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房地产交易中心日前拍出的珠江新城I1-3地块再次创下珠江新城商业地产楼面地价新高,达到9657元/平方米,这一记录比一年前创下的珠江新城最贵商务地价4566元/平方米的纪录翻了一番多。自2005年以来,广州的商业地产楼面地价不断刷新着“地王”的纪录,2006年12月
拍出的琶洲“地王”更是达到了10037元/平方米的迄今最高价。
'/ad/news/pic.js' 珠江新城和琶洲是广州最具代表性的两块商业地产。广州商业地产“地王”纪录不断刷新是“城市实力的体现”还是“人为抬高”?值得注意的是,琶洲“地王”曾两次因开发商无力交付地价而被收回,因此,对于广州商业地产地价的迅速攀升,多位专家持质疑态度。
5月9日举行的拍卖会是广州2007年首次出让商务用地,珠江新城I1-3地块位于柏林国际公寓旁、双城国际公寓对面,紧邻花城大道,靠近地铁站,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因此吸引了包括富力、保利等知名开发商在内的18家竞买人同场竞价。
由于当天的拍卖会上主持人宣布竞价阶梯为5000万元,因此只经过五轮竞价,这块起拍价为20443万元、建筑面积为48078.31平方米的商业用地就被境外公司永恒投资有限公司以4.6亿元竞得,折合楼面地价9568元/平方米,从而创下珠江新城地块楼面地价新高,较富力公司一年前创下的珠江新城最贵商务地价4566元/平方米的纪录翻了一番多。
其实自2005年以来,“地王”就一直被广州房地产市场高度关注。2005年10月,琶洲PZB1301地块首次出让就拍出4.6亿元的高价,楼面地价达6223元/平方米,成为轰动一时的“地王”。
但2006年1月,该“地王”因开发商拖欠付款而被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收回,同年2月第二次出让被广东建中房地产实业有限公司以四亿元取得,楼面地价为5411元/平方米,仍保持当时广州最高的楼面地价单价。同年10月,因广东建中房地产拖欠地款,该地块又一次被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收回重卖,最终在2006年12月被港资公司南港投资以7.42亿元拍得,楼面地价达到10037元/平方米,是前两次拍出价格的1.6倍和1.8倍;而当年广州市一级土地市场出让地块的平均楼面地价为2770元/平方米,仅为琶洲“地王”的27.6%。
对于琶洲和珠江新城商业地产的价格在短短一年内的迅速攀升,业内人士均感到吃惊。合富辉煌房地产市场研究部首席分析师黎文江在珠江新城新“地王”产生后表示:“这超过了我的预计,除了表明广州的土地价值在不断提升外,跟竞拍的出让方式也有关系,5000万的竞价阶梯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价格抬高。”而早在琶洲PZB1301地块的价格几次创出“天价”时,房地产专家就纷纷称之为“超乎寻常的疯狂购地行为”、“对房地产市场的透支”。
对于此次珠江新城新“地王”的产生,黎文江认为并不是说明目前广州的商业地产很旺,而是说明珠江新城CBD的前景被商家看好。同时,珠江新城的剩余地块已不超过10块,这也加剧了开发商争夺资源、抬高地价。
黎文江说,境外公司加入广州房地产市场的开发是地价迅速攀升的重要原因。最新的珠江新城“地王”和琶洲“地王”均被境外公司拍得,表明境外的资金、基金等急于在境内寻找投资,并希望得到稳定的回报。同时,受到广交会增加进口展和广州亚运会等因素的影响,广州的商务办公、酒店等商业地产受到了境外公司的热捧。
但也有专家怀疑“地王”屡创新高不排除是某些房地产公司有意为之。广州寒桐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韩世同分析认为,这些公司手中握有以前低价购进的土地,抬高低价后他们将获益匪浅,与“地王”得主相比,他们获益更多。
抛开上述猜测不管,从客观上来看,珠江新城和琶洲的“大地主”们确实从不断攀升的楼面地价中大大受益。2002年琶洲会展中心启动建设初期,保利集团通过投标方式以2000元/平方米的地价轻易取得保利国际广场地块,而写字楼网的数据显示,保利国际广场目前的平均售价为17000元/平方米,租金达到100元/平方米;2003年,琶洲PZB11商务地块出让挂牌,惟一一家挂牌拿地的公司广州环博展览有限公司以2330元/平方米的地价取得该地块,后来光大集团介入开发,成为现在炙手可热的琶洲跨国采购中心。
此外,目前土地出让的竞拍方式以及此次竞拍中高达5000万元的竞拍阶梯受到不少专家的质疑。黎文江表示,竞拍的方式肯定会抬高地价,使投资者产生非理性冲动,如果采用投标的方式就会理性得多。而韩世同更是旗帜鲜明地指出应放弃“价高者得”的土地出让方式,取而代之以综合招标的办法,而此次采用5000万元的竞价阶梯过于随意,人为地抬高了地价。
对珠江新城“地王”9657元/平方米的地价,有地产界人士认为商业地产地价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竞争力,珠江新城地价在1万元/平方米以内都算合理,所剩不多的珠江新城商务地块地价今后还有望攀升。
黎文江表示,亚运会之前广州市每年将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