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学东迁,成就了十陵镇的房地产业,短短几年,当地商品房价格从几百元猛升到3000多元/平方米;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等南扩,成就了双流白家镇一带的房地产,该地商品房,也从三年前的几百元/平方米上升到现在的3000多元/平方米,上涨幅度达到了五六倍,这就是教育地产的魔力,何谓教育地产,就是邻近名校开发地产,或者直接在项目中引进名校,让教育与地产联姻,营销教育概念,从而吸引购房者的视线,随着人们对教育的越来越重视,现在,教育地产的开发、投资正呈方兴未艾之势。
名校联姻名盘教育地产越来越旺
会所、游泳池、喷泉、超市等,一向是房产项目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元素,近年来,一个更高更吸引人的配套元素———教育参与了进来,教育地产,一时让许多购房者趋之若鹜。
近年高校扩张同时带来的房产热就是很好的证明。如今在成都三环路之外的东西南北,都矗立起了一批高校的新校区,东郊十陵的成都大学、洪河的川师大东区,南边白家镇一带的四川大学江安校区,西边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财大温江校区以及郫县的西南交大新校区等,北边有川音新都校区、西南石油大学校区等,这些新建校区,无疑都引来了大量开发商。在靠近成绵高速路附近的新都新城区,五年前还是一片农田,当西南石油大学开建并入驻,这里立即成了开发商逐鹿的战场,五年来,10余家开发商围绕着周边几千亩地投资开发,一个个楼盘拔地而起,吸引了西藏、新疆甚至山东、黑龙江大庆等地的购房者,人们发现,这些楼盘在宣传中,无不着力宣讲附近的教育设施,人文氛围,做足了教育地产的文章,尽管其房价年年攀升,但购房者依然络绎不绝。
考察教育地产多年的发展轨迹,人们发现,教育地产发展由低到高的推进层次十分明显,初期的教育地产是以教师、学生为购房对象造房,然后是以大学为邻做房产项目,重在借助学校特别是一些知名高校的人文氛围。当学校周边土地日渐稀缺的时候,教育地产项目自建学校配套,成为了一种更高级的形式,那就是开发商投资在小区内自建校舍,与知名中学、小学、幼儿园联姻,自建教育配套来吸引购房者,譬如市家园在小区内引进成师附小、中海国际社区引进成都外国语附小、幼儿园、成都怡和房产与北师大附小联合建设银都小学等。
现在,教育地产已经不仅仅是在名校周边建房或配套那么简单了,而是演变为一种更为高级的形式,那就是开发商整合教育文化资源的能力,一种整合社区+家庭+学校生活一体化的教育模式,既为业主的下一代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也为业主本人提供教育文化服务,这被业内称之为主题型教育房产。以成都嘉祥地产在成都南郊开发育才竹岛项目为例,这个社区不仅享有嘉祥房产自有的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东区)的教育资源,而且开发商还决定在社区内打造社区图书馆,既陈设传统文字类图书,还引入电子类图书,以方便社区老百姓读书学习,同时利用七中育才(东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引入社区建立完善的校外培养体系,以营造“学习社区”。瞄准孩子,为业主子女提供就近进入好学校的方便,倡导素质教育;瞄准业主,提供个人文化修养的场所,注重社区居民综合能力的提高,嘉祥已经将教育房地产发挥到了一个新的极致,也为教育地产的升级树立了一个标杆。
短线配合长线
投资前景十分诱人
有市场人士认为,教育与地产存在着相当密切的关系。买房子,是买一个居所,是解决住的问题,相对教育来说,是短线投资,而孩子,则是一个长线投资,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孩子教育的重视,是中国人数千年来的传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品牌教育入驻品牌房产,是房地产发展的必然,也是关联效益的结果。
“学校就在家门口。”这是家住成都羊西线一新型社区的陈女士每次在接待朋友时说的话,每次朋友来家里,都会问到孩子在哪里上学之类的话题,陈女士都会这样自豪地回答:就在附近的成都外国语实验学校。陈表示,当初选房,自己可是费了好大一番周折,为了孩子上学方便,教育成为首要考虑的因素,和丈夫辗转跑了好几个楼盘,同时综合参考楼盘的户型、小区的交通出行配套、社区园林景观等等。“现在看来,两年前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2003年8月,来自重庆的购房者来成都东郊的育才都市家园,投资购买了两套住宅,他们选中的是这里有成都七中育才的教育概念、实惠的户型、优美的社区环境和十分看好的租赁市场。现在,一套自住,既解决了自家孩子上学难题,还租了一套给其它家长,每天在此照顾他们的孩子上学。“一套房子的租金(每月1500元),就可以供两套房子的月供,何乐而不为呢。”
“用教育规划孩子的一生”,“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也是家长选择教育地产的口头禅,教育地产的投资价值因而不断被看好。一位物业评估专家指出,有名校为邻的物业比普通物业更具升值的潜力。以成都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