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成都商业地产虽然在艰难中前行,但仍然挡不住商业地产的开发热潮。面对市场的困难,各商业项目在的推广、宣传、包装中进行了大胆尝试,真是各显神通、花样百出。虽然取得的效果各有不同,成败得失也各有评述,但也不失去为2005年的一大看点。
会展经济一时鲜
会展经济的影响力早被人熟知,如世纪城这样以会展为卖点之一的项目也获得了成功。同样有一些项目,利用会展的机会,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置信国色天香”利用项目与“花博会”会场相连的位置,推出花博会风情园,成为花博会展场之一。从项目亮相之初,就紧抓住“花博会”概念,从项目LOGO、名称、宣传语无不与“花博会”紧紧相连。一度在不少市民心中“国色天香”与“花博会”齐全。
“一品天下”虽然没有如“置信国色天香”的“先天”优势,但“一品天下”的餐饮定位与“美食节”可以说是完美契合。凭借“美食节”主会场的优势,不仅为经营商家带来了一个消费高潮,更关键的是将项目经营定位迅速传播到市民心中,成为羊西餐饮圈的新贵,为项目的经营开了一个好头。
记者点评:借助会展经济的确能带给项目高知名度,但是会展的时效性短,可以借助,却不能依靠。2004年,以熊猫城为主会场的“美食节”也为熊猫城带来了大量的人流,熊猫城的知名也迅速提高,但是当“美食节”过后,熊猫城的整体经营仍然没有起色。如何吸引会展人流再度回流,除了借势,更需要一个长期发展计划。
明星助阵娱乐地产
今年,在成都来来往往的明星中,也开始与地产沾边,陈慧琳、赵薇、超女等明星的名字与房产项目一起出现在新闻报道中。
作为超女成都赛区的海选现场,熊猫场在那段成都女孩狂热的时期,成为成都人气最高的商业项目。11月,熊猫城与天娱签约,邀请李宇春为形象代言,并与天娱达成了5年的合作协议,熊猫城成为“超女”四川以及西南地区的长期“主场”;更为关键的是熊猫城还将出资1000万人民币,天娱共同打造“熊猫天娱超级娱乐广场”,为熊猫城的经营发展走出一条新路,也标志着娱乐产业在成都商业地产中生根。
无独有偶,戛纳印象也欲在娱乐经营上走出特色。12月,戛纳印象推出“星光大道”,而其项目中的维也纳演艺广场的发展目标定位在各种娱乐、演艺和选美赛事会场,使其逐步发展成为港台艺人在西南地区的发布与交流平台。
记者点评:不管是明星也好,娱乐也罢,其目的都是为了项目的经营,而在这方面成都的商业项目还少点火候。明星请来了,但并不光是让市民看的,还要想法让追星族们讨腰包才行,这样才能最终为经营者服务。
新、旧概念齐上阵
地产项目的推广离不开“概念”,“概念”也是一个项目特色的集中体现。今年商业地产打出的很多新概念,但内容上有突破的不多。细细看来却仍是“新瓶旧酒”。
年初,令人瞩目的第一商业广场喊起了“587投资模式”;其内容是指开发商5年市场经营保证,为投资者提供保底8%的稳定年投资回报,而最大的创新在于开发商将保底超额部分的70%回馈投资者,总体与市场流行的投资回报模式大同小异。9月,天韵金沙打出了“总店经济”的旗号,以餐饮业总店作为卖点,将商业地产通行的“旗舰店”专业化,但也没有实质的突破。12月,“回购”又重新被戛纳印象应用。虽然也有项目自身的特色,但无论是概念还是形式,都仍在沿用传统。
记者点评:缺少了实质创新的“概念”,也只能是一个单纯的“概念”。期待在使用旧概念时也不能一味的照搬,还得有实质的突破和新的内涵,否则仍将会步履蹒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