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 房产资讯 -> 政策法规

小区圈地调查之一 小区业主圈地为王花样多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07年4月24日    更新时间:2008/11/26 15:42:00    作者:佚名

    编者按:小区人行道、走廊、绿地,这些本应是业主公共的场所。而在一些小区里,我们却经常能发现个别业主私搭乱建、圈地为王的情况,方便了自己,害苦了别人。本报记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关注和调查,从今天起,将陆续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随意堆积的旧家具,私拉的电线,挡住大门的自行车……近日记者对广安门外附近多家小区的走访中发现,该地居民“圈地为王”的现象非常普遍。

    在天宁寺东里11号楼前,记者看到1单元楼门外葡萄架在风中摇曳,支架则搭在一层阳台的空隙处。在3单元门口,记者看到,单元门的左侧堆着四五件凌乱的旧家具。一位从此路过的业主告诉记者,“这里原本是停放自行车的地方。现在自行车都没处放。”随后,记者在该小区大门口看到,有三辆自行车停放在一侧大门后面,导致该侧的门根本无法打开。

    随后,记者来到了广外南街18号楼。在3门的楼门口,记者看到不同的“圈地”景象,自行车上面和侧面放置木板,看上去就是用木板搭建了一个小房间,记者走近才发现,原来这是用来停放自行车的。而楼道里的景象则更加壮观:楼道内摆放着10余辆自行车,楼梯旁放着废旧木板、花盆和杂物,几乎把一楼楼梯旁全部堵满。另外,在18号楼的4、5、6、7门也看到了在楼门口放置杂物的现象。这些杂物有的是废旧家具,有的是木板。当记者准备走的时候,一个铁皮制的小房子进入了记者的视线:这个房子是利用楼门口和一层阳台之间的缝隙搭盖的,有锁,有通风口,房子的左上方还开了一个小窗户。记者从窗户中向里看,发现里面放置着很多杂物,这个房子俨然就是房主的杂物间。

    而在广外南街甲47号楼,记者看到的则是另一番景象。在其楼下一层外,有一排将近40米长的小房子。记者观察到,这排房子是新建的,砖缝的水泥看上去还很新。透过小屋的窗口向里望,记者看到了调料盒、瓶子等厨房用品。而在小屋旁边,记者还看到有一张硕大的遮阳伞,伞的上面落了不少灰尘,看来已放在该处有一段时间了。

    另外,白菜湾社区北侧空地上,搭电线晾床单被子的景象也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当记者向一位大妈对搭电线晒被子表示质疑时,大妈竟然反问记者:“这有什么啊?又没有碍着谁!” (陈燕 王莹莹)

  

相关资讯